【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回顾与展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一百年来党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①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2页。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与实践性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着党与群众,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推动着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相互转化。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将农民群众由“自在的”主体转化为了“自为的”主体,这一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独特政治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弘扬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能够激励农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创造美好生活。一、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历程中国取得革命胜利和发展成就离不开农民的贡献与创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是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将农民转化为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根据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可划分为动员农民投身革命、引导农民建设新中国、鼓励农民致富谋发展、提振农民精神风貌振兴乡村四个阶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动员农民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外不能立、内不能安”的时代背景下,建党直接、真切的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对于20世纪期初的中国来说,产业工人的数量少,如果不依靠农民,革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毛泽东曾鲜明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页。为此,要去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唤起农民、凝聚民心民力;其关键要务是推进农民从精神上的被动走向主动。以家族本位为组织特征的传统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第一要紧的工作,是唤起贫民阶级组织农民协会”。②《李大钊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6页。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号召农民像工人一样团结起来,结束松散状态。彭湃将加入农会比喻为过河,指出农民加入农会就能过河。③《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8页。在沈玄庐、彭湃、毛泽东、刘东轩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宣传推动下,衙前农民协会、海陆丰农民运动协会、衡山岳北农工会等农民革命组织成立。农会通过办夜校、识字班、讲演、新剧、壁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阶级斗争理论,启发农民反思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大革命时期在彭湃、毛泽东等人的实际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北伐战争前夕,共产党通过领导农会讲解北伐意义,号召民众拥护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土地政策,组织农民参加暴动,在各地(主要是南方)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共产党在根据地通过刷写标语、入户谈心、办农校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这一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更为系统。农村的男女老少被分类吸纳到民兵团、农救会、妇救会、青年先锋队、儿童团等群众团体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传单、布告、报纸、书册等在农村网络化抗日组织中传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戏曲运动”“斗争秧歌”“抗日小调”等都是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中所推出的大众文艺形式。解放战争时期,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两座大山并夺取政权成为革命的首要任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土地改革,动员农民成立贫农团、农会,有组织地控诉地主、惩办恶霸。由于斗争经验的积累,这一时期的贫农团、农会较之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农会更为成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动群众上更突出过程性,更注重群众的自我教育,具体表现为通过“开大会”“解疙瘩”“摸心病”“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