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调研报告2024年3月至5月期间,我带领州人大社会委和州人社局、州交通局、州住建局有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州13个县(市)、27个建设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就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法规及政策执行、建立根治欠薪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落实根治欠薪核心制度、加大欠薪案件查办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作法州、县(市)人民政府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扎实推进和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狠抓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持续推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抓《条例》宣传,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氛围。州、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宣传力度。依托法律“七进”、人社政策宣传月、劳动监察进工地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宣传《条例》及配套政策法规。人社部门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宣传专栏,制作宣传动漫、视频、宣传画和政策问答等,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开展建设项目劳资专管员培训班50余期,培训1880人次。通过宣传普及,增强了各行业监管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履行根治欠薪工作职责,不敢欠、不能欠不愿欠的氛围日趋浓厚。(二)抓责任压实,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根治欠薪工作格局。一是压实政府主体责任。州县(市)政府将根治欠薪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专题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安排部署根治欠薪工作并做好督查督办,推动根治欠薪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压实人社部门牵头抓总责任。构建人社牵头,住建、交通、水务、自然资源四大行业部门协同配合,其他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1+4+N”根治欠薪工作格局,及时分析研判根治欠薪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根治欠薪“周调度”“月分析”“季通报”。并针对各行业、各县(市)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通过督办函、提示函等方式及时提醒和通报三是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住建、交通、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将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与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经信部门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整治;司法部门联合人社部门积极开展在建项目普法宣传及农民工法律援助“进工地”等活动;工会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助力开展劳资专管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宣传、网信、信访等部门与人社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其他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形成根治欠薪整体合力。(三)抓制度完善,推动根治欠薪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州、县(市)政府将根治欠薪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州领导小组每月以“红黑榜”形式对各县(市)建设项目纳入平台监管率、预警消除率、案件办结率“三率”达标情况及根治欠薪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通报,通过对照“红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照“黑榜”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完善。三是建立重点项目“挂联”制度。州人社、住建、交通等部门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挂联全州50个重点建设项目,挂联干部对各项目根治欠薪工作负监管指导和督促落实责任,每年到联系项目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四是建立定期排查和督导制度。组成联合工作组,重点围绕成X、X、X、X、X项目和欠薪平台反映问题较多的项目,深入开展排查和督导,现场发现问题、列出整改清单、限期进行整改完善,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建立部门联合接访制度。在两会、春节前后等重要敏感时段和欠薪问题多发频发期,州县两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轮流选派人员参加联合接访活动,共同研判、协作办案,实现欠薪问题快接、快办、快销号,确保了敏感时段的社会大局稳定。(四)抓平台应用,不断提高根治欠薪数字化智慧化监管水平。一是用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通过X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