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党建引领大社区融合治理体制工作情况汇报XX市健全组织体系,理顺党建统领大社区大单元治理体制,构建便民高效的服务链条,通过“微网格联动、微平台联治、微距离联系、微活动联谊、微服务联心”的“五微五联”工作法,有力提升了大社区大单元服务矩阵和治理能级,有效破解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难题。一、细化网格,提升协同水平为了提升协同水平,实现精准管理,划细划小XX社区、XX社区、县前社区等12个社区的网格设置,社区网格数由54个增至131个。设立细分到楼道、楼栋、街巷的微网格934个,按照一个微网格、一名网格长、一支治理队伍的模式,让治理触角延伸至13号小区、城中小区、蓝天花苑等老旧、开放式小区。社区通过细化“网格+塔群”的形式,实现服务内容、政策宣传等信息扁平化实时送达,提升了社区精准化管理水平。网格党组织和“红色物业”畅通了群众沟通渠道,让社区服务更高效。XX社区聚焦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纵向贯通“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架构,共划分15个网格、42个微网格,同步配强128名“1+3+N”队伍力量,统筹整合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先锋力量50余名下沉社区、编入网格;严格执行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事项清单21条,拓展延伸社区信息采集、事务管理、志愿服务等功能,打造“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网格接单”的服务机制。XX社区着力构建“大党委+网格+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的联动共商格局,建立常态化“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研判”运行机制,积极融入居民生活圈,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通过日常定期走访、党员及群众自主反馈等方式,社区收集居民需求清单,在多元主体参与下,共同商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先后实施XX路提升、自来水管道修复、小微园区建设等项目,稳步提升居民幸福感。二、聚合力量,做好善治管家大社区大单元通过“微距离联系”“微活动联谊”,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活跃了邻里文化、增进了邻里和睦。XX市瞄准社区服务热点,通过召开议事会、协商会、谈话会等方式,多方“微距离联系”,将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需要的每个角落。XX社区“微活动联谊”工作的典型实践者,被评为“全国儿童友好型社区”,社区依靠XX邻里中心儿童之家这一活动场地,通过丰富多样的儿童活动项目,促进邻里和谐友爱,帮助儿童健康成长。邻里中心儿童之家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内部设有亲子活动、儿童游艺、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块,配有图书5000册,同时为低龄儿童配有小型滑梯、益智积木等玩具,可提供游戏娱乐、“四点半课堂”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开展了“护航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改造家”关爱困境青少年等活动,举办了社区安防、校园防欺凌、防诈骗、生命教育等主题讲座,为社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少年警校联合小记者开展“反对家庭暴力、共享美好生活”活动,设置游戏和讲座,寓教于乐提升儿童权利意识。XX社会在邻里中心儿童之家,儿童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策划者。儿童们群策群力,多次举办了义卖、夏令营等活动,通过“微活动联谊”,不仅提升了儿童的合作意识,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XX社区、XX社区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十分活跃,“先锋台”“邻里帮”等线上平台已被居民群众熟悉并接纳。只要群众有困难,不论大事小情,都可以发布在平台上,相关人员帮忙解决。XX社区还探索实施了“城心e家”数字化服务工程,一体化网罗物业助手、共商共建、社区邻里及报事报修等功能,居民日常生活难题实现“扫码”解决、“码上”联络,累计覆盖用户3000多人,受到社区、小区物业、业主的广泛好评。三、细分服务,优化人居环境志愿服务是“五微五联”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组团”模式,搭建了敬老公益联盟、文明单位公益联盟、社区巾帼志愿者联盟、XX社区志愿者联盟等志愿组织,招募志愿者1000多名。将XX社区、XX社区的服务团队进行整合,划分出义剪队、文化队、电器维修队、消防安全队等30余支功能型服务队,推动5000余件群众小事难事就地解决,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在XX社区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里,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先锋骑手的活动掠影,桌面放置的“小哥累了歇一歇”“感谢有你欢迎回家”等摆件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