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规定日期:2022-05-07(2022年4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27号发布自2022年5月10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预防铁路安全事故发生,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的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铁路安全管理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企业负责、路地协同、多方共治的工作格局。第四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铁路安全工作,依法接受国家设立的铁路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保护,落实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第六条铁路沿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铁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铁路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将铁路安全管理纳入当地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保障经费投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工作。第七条各级铁路护路联防组织应当按照职责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铁路沿线巡防管控、安全环境治理、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和爱路护路宣传等护路工作。第八条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铁路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铁路安全法律法规和铁路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铁路安全意识,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铁路安全保护,防范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第九条铁路沿线实行安全环境管理“双段长”制,铁路沿线州、市(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会同铁路沿线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双段长”工作机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巡查,及时排查和处置铁路安全隐患;“双段长”制的具体内容和段长信息应在适当位置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影响铁路安全的行为,有权进行报告、举报。接到报告的铁路运输企业、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第十一条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施及其附属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连同工程档案等相关资料移交有关单位管理、维护,有关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处理。对于产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的上跨铁路立体交叉设施及渡槽、管线、涵洞等穿越铁路的设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指定维护、管理单位,签订协议,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第十二条新建、改建通信线路和35千伏以下电力线路不得架空跨越电气化铁路。不符合前述要求的既有通信线路和电力线路,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应当办理迁移,或者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协商不一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前款以外新建、改建油气、供热、供排水、通信、电力等管线以及道路,需要跨越、下穿或者并行铁路的,由建设单位与铁路运输企业就有关安全防护措施等事宜,按照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定协商一致、签订协议后,方可实施。施工时,建设单位与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指派专门人员现场监督、指导施工。油气、供热、供排水、通信、电力等管线以及道路的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应当加强日常巡查和养护,及时排除危及铁路安全的隐患;不能立即排除隐患的,应当及时通报铁路运输企业、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处理。第十三条铁路线路两侧应当依法划定并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禁止实施可能影响或者危害铁路设施设备和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确保铁路线路安全。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附近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作业活动不影响铁路设施设备和铁路运输安全。第十四条铁路线路两侧杆塔、广告牌、烟囱、风机等设施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