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同志们:今天,我们以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形式,专题研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区发展实际、破解民生关切、凝聚奋进力量的现实需要。党风是党的形象“晴雨表”,社风民风是社会文明“风向标”,二者如同大树的根与叶——党风正则根基稳,社风民风淳则枝叶茂。近年来,**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城乡面貌、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基层治理、选树先进典型等举措,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担当不足的问题,个别领域还存在人情干扰、陈规陋习的现象,这些不仅影响党的形象,更制约社风民风的向上向好。此次专题研讨,就是要进一步厘清党风与社风民风的内在联系,找准**区作风建设的发力点,让党员干部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一、以信仰之基立党风,让“领头雁”飞得正党风的核心是党性,党性的根本是信仰。只有党员干部把信仰的“压舱石”筑牢,才能在作风上不偏航、在行动上不缺位,成为引领社风民风的“领头雁”。(一)以理论清醒守初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也是作风上过硬的前提。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作风问题,根源在于理论学习“走过场”,对党的创新理论一知半解,导致初心迷失、方向跑偏。我们要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必修课,不仅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要结合**区发展实际、群众需求学深悟透。比如在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时,不能只停留在“记住条文”,还要思考“如何让政策落地到**区的田间地头,让农民真正受益”;在学习民生保障理论时,要琢磨“怎样解决**区老旧小区改造、学位供给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通过理论学习,让党员干部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为民服务”的初心刻在骨子里,体现在走访群众时的耐心倾听中,落实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里。(二)以政治坚定明方向。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的首要素质,也是优良党风的核心要义。如果政治立场不坚定,作风建设就会失去“定盘星”,甚至会出现“跑偏走样”。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在涉及**区发展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中,始终与党中央和市委的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比如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民生账”,坚决杜绝“重开发、轻保护”的短视行为;在落实惠民政策时,要严格按照政策标准执行,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群众。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在日常工作中辨明是非、站稳立场,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政治检验,让优良党风成为引领社风民风的“指南针”。(三)以党性锤炼强担当。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而自然增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当前,**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诸多挑战,更需要党员干部以坚强的党性扛起责任、担当作为。比如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党员干部要主动靠前,既要讲清政策法规,也要倾听群众诉求,用耐心细致的工作化解矛盾,而不是回避问题、推诿扯皮;在项目建设中,要主动破解资金、土地等难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而不是“等靠要”。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让党员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找准差距,在攻坚克难中增强本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优良党风转化为推动**区发展的实际成效。二、以务实之举树党风,让“实干风”吹得劲作风好不好,关键看行动。优良党风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温度,进而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一)把“群众小事”当“心头大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别党员干部存在“重面子、轻里子”的倾向,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却对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