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的五大:大革命生死关头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4月至5月召开的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举行的。大会虽然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了批评,但对于如何应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因而没有解决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革命形势更加严峻。(一)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奉命作为北伐军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前线,拉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7月9日,国民革命军共约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进军两湖,一路指向闽浙,一路进入江西。其中,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工农群众的支援和配合下,北伐军进展迅速。北伐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与在湖南的第八军会合后,于7月11日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北伐军随后挺进湖北境内,并在武汉外围的汀泗桥和贺胜桥与吴佩孚部主力展开激战,终将这两地攻克。接着北伐军猛攻武昌,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叶挺独立团率先登上城头,其他各部也相继入城,全歼吴佩孚主力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由于屡立战功,获得了“铁军”的称号。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后,调整兵力重点进攻江西,消灭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北伐军曾在9月间一度占领南昌,但孙传芳调集主力反扑,南昌得而复失,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一军第一师遭受重大损失。为了支援江西战场,北伐军第四军和第七军相继入赣,并取得了德安、王家铺等战役的胜利,占领了九江和南昌。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组织上海工人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并且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在北伐过程中,沿途各省的党组织在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组织动员,有力地配合了前线作战;党在北伐军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军中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出师不久,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6年9月17日,退守西北的冯玉祥部国民军在绥远的五原誓师,冯玉祥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宣布参加国民革命,接着控制了甘肃、陕西等省。根据冯玉祥的请求,党组织选派了刘伯坚、邓小平等2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到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这时,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至1927年1月,湖南的农民协会会员有200万人,能直接领导的群众达1000万人。湖北、河南、江西等省的农民运动也发展迅速。这三省还相继成立了全省的总工会,仅武汉参加工会的工人就有10万人。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革命形势发展的同时,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蒋介石利用北伐的机会取得了更多的权力,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实力也迅速膨胀,于是日益走向反动。1927年3月,北伐军占领了上海和南京,控制了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中外反动势力不甘心于他们统治地位的丧失,于是把希望寄托到蒋介石身上。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蒋介石终于撕下其伪装,于1927年4月在新桂系的配合下,以流氓为打手,以军队为后盾,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8日,蒋记南京“国民政府”粉墨登场,公开与武汉国民政府对立。中国革命面临严重的危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还只是国民革命的局部失败。此时,武汉国民政府还在国民党左派的控制之下,它所管辖的湘鄂赣三省的工农运动还在继续高涨,如果采取坚决措施,还是可以将革命挽狂澜于既倒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二)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五大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邓中夏、张国焘、张太雷、李立三、李维汉等80多人,代表全国5700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多里奥、维经斯基参加了会议。大会的开幕式在武昌高等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的礼堂举行。大会由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李维汉、罗章龙、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