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四个维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成果,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为深入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本文从四个维度解读其内在逻辑。一是关系维度,从领导核心地位与思想指导地位的辩证关系来看。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与思想交相激荡,思想与领袖相互辉映。时代潮流呼唤先进思想,历史趋势造就领袖人物。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思想,离不开统一、成熟的领导集体。“两个确立”中领导的核心地位与思想的指导地位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但两者地位又是不对等的。指导思想是第一位的,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思想产生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判别一个政党的性质如此,判别领导地位与指导思想地位的关系也是如此。笔者统计,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共早期组织共有58名党员,其中学生24人,教师20人,报人6人,工人4人,官员2人,律师2人。58人中主要是知识分子,工人党员数量较少。据此,有人曾质疑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然而,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不是看党员的成分,而是看它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最终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早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并壮大自己。从这个逻辑出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道理不言而喻。只有全面的、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保证领导的核心地位。二是理论维度,从自然科学的类比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来看。自然科学中物理学原子理论告诉我们,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极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从生物学来看,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类比原子、细胞相关原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也应有一个领导核心,而且至关重要。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4501873年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2]343列寧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3]1971942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的讲话中指出,“领导核心只能有一个。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只有一个核心”,“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中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