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书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同志们:今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这部光辉著作,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一座蕴含真理力量的“思想富矿”,是一部指引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通过近期的系统学习,特别是对其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等重要论述的深入研读,我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下面,我结合民政工作实际,从“深化认识、立足实践、着眼未来”三个层面,谈几点体会和打算。一、深化思想认识,在学深悟透中把握真理伟力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任务是不断深化对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第一,这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经典著作,必须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通篇贯穿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通篇彰显着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学习这部著作,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二,这是一部饱含着“人民至上”根本立场的鸿篇巨制必须从中站稳人民的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第五卷中关于民生建设、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处处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情怀。这与我们“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高度契合。民政工作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我们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最终都要落到具体的服务对象身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学习这部著作,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老有所养、幼有所护、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第三,这是一部充满着科学思想方法的智慧宝典,必须从中掌握科学的思维。书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金钥匙”。特别是“两个结合”的光辉论断,深刻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服务对象多元,利益诉求复杂,尤其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例如,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既要考虑普惠性,又要保障兜底性;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既要注重设施的“硬件”建设,又要提升服务的“软件”水平。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行稳致远。二、立足民政实践,在履职尽责中彰显思想伟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威力,不仅体现在其科学性、真理性上,更体现在对实践的巨大引领作用上。回顾近年来的民政工作,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一是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上有了新作为。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殷殷嘱托,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社会救助体系改革。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将超过6万名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约4.5亿元。我们还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链接慈善资源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照护、康复、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救助的精准度和温度持续提升。这正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思想的生动实践。二是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上取得了新突破。按照总书记关于“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