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时间:2021年6月18日地点:2楼会议室主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参加人员:明安镇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干部以及宗教人士及村民代表等共计20余人主讲人:侯东内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是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现象,研究了民族和民族总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极其丰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民族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爱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其内容、性质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绝不是“独立自在的、一成一变的问题”;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并依据时代条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认为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主化,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承认并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是为了彻底地反对民族压迫、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正确运用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分离的问题和某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则,坚持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要求把“各民族一切工人组织统一起来”,这是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给予了深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且对这些基本经验进行了概括,形成我们党在民族观上的八个基本观点“一是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二是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三是民族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四是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五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六是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七是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八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以上八个观点对民族、民族问题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和概括。当前,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观,就应该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