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探析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历史自觉和主动担当,从党和国家事业政治大局和工作全局出发,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就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生成逻辑、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向度。深入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向度,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他深入思考“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是其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着力破解当前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弘扬传承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风建设理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觉生成的。(一)实践生成逻辑:着力破解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刚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就直面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坦言,“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应当说,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对作风建设一直比较重视,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加大对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始终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维护群众利益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严重违法犯罪、影响恶劣的贪官污吏之流处以极刑,有效发挥了震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进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始终重视发现、分析和解决重大历史课题,并为之不懈奋斗、奉献和牺牲。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一直紧盯党的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着力分析问题的根源,致力寻求解决之策。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以解决问题为己任,敢于啃硬骨头,迎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才能真正彰显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二)历史生成逻辑:弘扬传承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弘扬,他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体现为党的传统作风。”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十分宝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出全面总结,“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在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还熔铸形成了其他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敢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伟大创业精神,这些也都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还多次提到,全党要深刻吸取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在苏联共产党的早期,列宁坚持反对干部特殊化,以身作则,党的作风总体较好,干部比较廉洁,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后来,苏联共产党开始实行对干部适当照顾的政策并逐渐演变成特殊化的制度,一些官员对上级的指示和政策照本宣科,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自己却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客观地说,苏共的亡党是内外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但优良作风的丧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苏共亡党的教训警示我们,一旦马克思主义政党丢掉光荣传统,就会将自身陷于危险的境地。(三)理论生成逻辑: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风建设理论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转化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在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弘扬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