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作为居民活动的主要空间,是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xx街道把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突破口,通过建组织、抓管理、强自治、优服务、固阵地等方式,以党建解难题、聚人心,打通联系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成功转化成为治理效能,促进基层治理更有活力、更有温度。一、建强组织体系,激活小区治理“源动力”。一是织密“一张网”。按照“居住集中、利益相关、便于管理”的原则,实现xx个小区党组织和xx个网格有效融合。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汇集起守护“最小单元”的强大合力。二是选优“一班人”。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四有”标准,积极动员xx名离退休党员干部加入到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中来,充当邻里间的“润滑剂”,xx名老干部成为楼栋长的主力军,让小区有了“当家人”“主心骨”。关厢社区供销住宅小区党支部书记汪先会是市公安局的一名退休干部,通过他的政治威望为小区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小区实现由“乱”到“治”,管理服务由“缺位”到“归位”,居民满意率由“低”到“高”,小区盖上了“幸福”印章。三是建强“一阵地”。充分整合社区服务用房、小区闲置房屋等资源,借力市民政局、市残联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在万家堰社区、关厢社区高标准建设集小区议事、邻里交流、休憩娱乐于一体的“阳光小屋”、“幸福客厅”、“邻里中心”、“居民之家”等小区公共服务阵地,为一老一小、妇女姐妹、新就业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等送去党的阳光和温暖,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架起党群“连心桥”。二、建优治理体系,增强小区治理“战斗力”。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推行小区党组织、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是发挥业委会自治作用。制定小区居民公约,完善联系业主、公共议事、信息公开、矛盾化解等制度机制,协调、维护业主权益和物业服务企业正当权利,实现小区治理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二是发挥物业企业服务作用。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每年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反馈给主管部门,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三是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选树一批小区最美业主、最美志愿者、金牌调解员,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小区治理故事。三、建好服务体系,提升小区治理“凝聚力”。一是搭建“微平台”。充分发挥小区党群驿站、邻里中心等阵地说事议事的功能,鼓励居民根据自己所长加入小区自治组织,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小区治理氛围。二是办好“暖心事”。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居民需求。张家院子小区地处市中心,没有公共活动空间,只有一处长满杂草的臭水塘。社区大党委和共驻共建单位经过多次现场协商,养老院主动收回水库承包权,打通与小区的进出通道,臭水塘如今变成了美公,♘用城市的方寸之美提升了民生温度,增加了幸福度。三是♘提供“心服务”。集中社区工作者、民警、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和小区自治组织的力量,建立问题发现机制,推行“五小”矛盾化解在小区,社区工作者由等事做变为主动找事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围绕“共”字发力,做好“同”字文章,把小区以“家”的标准建设,以“家”的责任管理,以“家”的情怀服务,将每一个小区都打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