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学党委巡察情况反馈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区委第二巡察组于2025年6月20日至8月20日,对*中学党委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在巡察期间,我们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开展个别谈话、受理信访举报、调阅文件资料、深入教学一线等多种方式,对*中学党委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政治体检。巡察组的工作得到了*中学党委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我代表巡察组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召开这次反馈会议,主要任务是向*中学党委通报巡察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就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刚才,会前我们已经与*书记单独进行了沟通,反馈了相关情况。现在,我代表区委第二巡察组,向*中学党委领导班子和与会同志,正式反馈巡察意见。总体来看,*中学党委能够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教育资源,在推动学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这次巡察“探照灯”和“显微镜”的检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由来已久,有的积弊甚深,制约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也反映出党委在管党治校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下面,我将聚焦四个方面,开门见山、不遮不掩地指出具体问题。一、聚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政治引领作用有待强化巡察发现,*中学党委在将党的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具体实践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表层化”,未能有效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党委中心组学习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倾向,学习内容与学校发展、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例如,在学习关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时,多停留在读文件、念文章的层面,未能系统性地研究如何将其内化为评价、激励和培养本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标准和措施,导致“教育家精神”在校园内更像一个悬挂的口号,而非行动的指南。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标签化”,未能深度嵌入立德树人主阵地。*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底蕴,这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巡察发现,学校虽然每年都组织纪念活动,但对红色资源的挖掘、阐释和转化不足,未能形成体系化、课程化的育人模式。红色教育多以参观、讲座等单一形式出现,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融合度不高。学生对校史和革命先辈事迹的了解停留在“知道”,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仰”层面还有较大差距,红色教育的育人实效打了折扣。三是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慢半拍”,未能精准对接发展新要求。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评价体系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巡察发现,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对于2024年*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学校党委虽有传达,但未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至今未能出台符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部分教研组仍在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改革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二、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足巡察发现,学校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廉政风险,制度的“笼子”扎得不紧,严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一是财务管理存在漏洞,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巡察发现,学校在部分采购项目中存在规避招标的现象。例如,在2024年智慧校园升级项目中,总预算超过xxx万元,但学校通过将项目拆分为三个低于xx万元的子合同的方式,未进行公开招标,直接与指定供应商签订合同,存在廉政风险和监管盲区。此外,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经查阅账目,2023年拨付的xx万元“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经费”,有近xx%用于组织赴外地的“考察交流”,但考察报告内容空洞,对本校教学的实际借鉴意义不大,资金使用效益存疑。二是资产管理较为粗放,存在流失和闲置风险。学校固定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巡察抽查发现,2023年采购的一批价值约xx万元的智慧教学一体机,至今仍有15台闲置在仓库,未投入使用,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对部分出租的临街铺面,存在合同管理不规范、租金催缴不及时的问题,个别商铺已累计拖欠租金超过xx万元,长达两年之久,集体资产收益存在流失风险。三是作风建设存在顽疾,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