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在2025年接诉即办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通报了近期接诉即办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就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工作作了重要提示。这次会议既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更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围绕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从三个方面对接诉即办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一、凝聚思想共识,绘就治理同心圆,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力量的源泉。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我们必须凝聚全镇思想共识,绘就治理同心圆,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一是深化认识,把握“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内涵。接诉即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每一个诉求背后,都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接诉即办不是简单的“接单子”“办事情”,而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正视挑战,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当前,接诉即办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方面,群众诉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干部在接诉即办工作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挑战,切实增强做好接诉即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接诉即办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三是凝聚合力,构建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接诉即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镇上下协同作战、合力攻坚。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村(社区)在接诉即办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拓宽沟通渠道,搭建民意连心桥,以精准服务破解治理难题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服务是赢得民心的关键。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我们必须拓宽沟通渠道,搭建民意连心桥,以精准服务破解治理难题。一是畅通渠道,让群众诉求“上得来”。要充分利用“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镇村“我来办”电话等渠道,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要加强渠道管理,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诉求收集、分类、转办、反馈等工作机制,提高诉求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主动倾听,让干部服务“沉下去”。要鼓励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要加强与群众的日常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收集群众的诉求和意见。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精准施策,让诉求办理“见实效”。要针对群众诉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要加强诉求办理的跟踪督办和效果评估,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要注重总结提炼诉求办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三、健全工作机制,织密责任防护网,以作风转变提升治理效能机制是保障,作风是保障。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我们必须健全工作机制,织密责任防护网,以作风转变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完善制度,让工作流程“有章可循”。要建立健全接诉即办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明确诉求办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要注重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不断完善接诉即办工作的体制机制。二是压实责任,让工作任务“落地有声”。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和具体任务。要加强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要注重发挥考核评估的导向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三是转变作风,让干部形象“焕然一新”。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要注重培养干部的创新思维、服务意识、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