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阐释,形成了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体现和落实。作为地方立法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以具有解释力、穿透力的新视野新思维新方法,深化了对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地方立法实践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显著优势,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明确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地方立法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深刻认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保障。地方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立法工作的第一属性,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地方立法实践中,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沿着党中央、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其次,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利益关系、推动改革发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地方法规,成为本行政区域内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立法决策与党的决策协调同步。第三,严格执行地方立法工作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凡地方立法规划、计划,地方立法中的重要项目、重大事项、重点问题和重要工作,法规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必须向同级党委报告,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推进地方立法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一切重要立法活动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二、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本质上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刻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的基础是人民;明确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为根本目的,坚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生命线;明确提出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地方立法工作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地方立法要坚持为了人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相应地,人民群众对法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