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二年,XX区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安排,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区是常德市的中心城区,全区有3个乡镇36个村(社)承担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其中,2个省级重点帮扶村,8个脱贫村,2个示范片区,6个省级示范村。截止11月底,全区一般脱贫户、监测户共1200户3340人,其中一般脱贫户(不包含监测户的脱贫户)1054户3041人监测户146户299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32户65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14户234人。XX区两乡一镇共派驻15支工作队,36名驻村干部,另派出4支驻村工作队对口帮扶石门县的4个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壶瓶山镇长岭村、黄莲河村、南坪河社区、神景洞村)。二、2022年度工作完成情况1.筑牢返贫致贫防线。一是精准识别。通过开展“一户一画像”对全区农村人口进行全方位摸排,按照把每户基本情况“画清”、收支细节“画透”、主要困难“画准”的具体要求,逐户分析研判。同时通过省平台预警、行业部门数据共享和干部走访排查等途径,对重点对象开展摸排,确保应纳尽纳,防止体外循环。全区监测对象共146户299人,其中2022年识别监测对象44户119人。二是精准帮扶。通过因户施策“一户一故事”对所有监测帮扶对象实施精准帮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确保应帮尽帮同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对农村特困对象259人、低保对象1143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三是稳收增收。2022年监测对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了稳定增长。2.夯实各项基础保障。一是教育保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情况,对3名符合送教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区内、省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财政兜底资助,对区外省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就读学校及时发函告知。2021年秋季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五类”对象学生970人50.6125万元,雨露计划学生79人11.85万元;2022年春季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五类”对象学生1015人52.9625万元,雨露计划学生78人11.7万元。二是住房保障。按照“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总体原则,结合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对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住房进行了全面摸排鉴定并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16户农户纳入改造计划并实施,做到应改尽改。三是医疗保障。落实困难对象全面参保,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落实参保资助58.48万元。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制度,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监测对象等困难对象享受“三重保障”待遇共358人次,合计报销金额212.83万元。实现3340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通过开展“一贴近、两告知和三递交”等主动贴近服务方式,为924名“四类慢病”患者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与季度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所有行政村均按照“四有”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四是饮水安全。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地区均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饮水安全得到了全面升级保障。五是产业帮扶。对41户“两有”监测户及404户“两有”脱贫户,在延续原有各项帮扶措施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发放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提高经营性收入。六是就业帮扶。全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总计1500人,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16.94万元。新增公益性岗位21个解决151名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近就业需求。全区18家振兴车间共吸纳92名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业。3.规范项目安排及资产管理。一是合理安排资金项目。2022年度中央、省级下拨及区级配套衔接资金总量为3576万元,根据资金使用具体规定,科学统筹安排项目152个,涵盖乡村建设、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