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把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提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基本特征作出的重大判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定理论内涵,主要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目的,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支撑,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作为核心内容,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战略目标,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深根基,以跨越常规性和非常规性重大关口作为攻坚任务,♘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作为实现形式,以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构建完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基本特征做出了重大判断,先后提出了我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29、229页。,“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29、229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将我们党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想、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明确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统领和引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遵循,既是时势所需,又恰逢其时。一、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历史条件,深刻把握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及由此决定的社会主要矛盾。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6页。发展的目的主要是更好满足人民的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已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衡量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发展是否突出人民性,是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到发展条件的制约,满足人民的需要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们党基于发展为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