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深学细悟、把握精髓,从理论高度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时代意蕴与战略考量同志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谋划和推动*镇未来发展的“金钥匙”和“指南针”。我们必须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这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镇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面貌深刻蝶变的内在需要。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在政治上坚定;只有在思想上统一,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我们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真正把会议精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干事创业的能力,确保*镇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笃定前行。一、深刻把握“新方位”,在洞察发展阶段之变中,明晰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总书记在会上作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的重大判断,精准擘画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新方位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当前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把握,更是指导我们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工作重心的战略指引。对于我们*镇而言,深刻理解这一“新方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彻底告别过去那种依赖“铺摊子、上项目、扩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走上一条“盘存量、优结构、提品质”的内涵式、集约化、精明增长的新路。这不仅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革命。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新增了多少工业产值、引进了多少项目、拓展了多少建成区面积这些“增量”固然重要,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应关注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人居环境的改善程度、历史文脉的传承状况以及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根本性转变,是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价值跃迁。作为镇域发展的“一线指挥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镇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依靠大规模征地拆迁、大拆大建的路径已难以为继,我们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我们要用好“城市更新”这一重要抓手,对镇区的老旧小区、闲置厂房、低效用地进行系统性、渐进式的改造提升,通过“腾笼换鸟”、功能植入,激发存量空间的“二次生命力”。我们要更加注重优化空间结构,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高效水平。我们要更加注重补齐民生短板,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镇十万人民。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镇而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存量提质增效”这一主线,在精雕细琢中提升城镇品质,在固本强基中增强发展后劲,在共建共享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走出一条符合*镇实际、体现时代要求的内涵式发展新路二、深刻把握“总遵循”,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中,站稳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根本属性、价值追求和力量源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总遵循。这一理念,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城市为谁建、靠谁建、发展成果由谁享”的根本性问题,对于我们*镇而言,无论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全镇人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人民性,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镇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让我们的规划蓝图成为群众的幸福实景,让我们的发展指数成为群众的幸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