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材料:以“五个一”创建模式为抓手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加快建设XX的总体定位,以“五个一”创建模式为抓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创了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县人民政府等部门XX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XX次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XX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XX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XX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XX人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一、探索“一套工作体系”,凝聚“创建之力”始终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筑牢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一项关乎全县发展大局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坚强有力的工作体系,凝聚起强大创建合力,实现了创建工作高效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尤其是2020年提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目标以来,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了“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宗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推进机制。建立了“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工作,全县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县重点阶段工作任务,部门联席会及时研究安排工作”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健全责任体系。制定出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测评指标任务分解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项绩效考评细则》等制度文件,形成了工作有目标,落实有制度,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的制度体系,并成立督查组,及时对开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情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创建工作落实。二、编制“一张宣传网络”,汇集“创建之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立足点和发力点,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编制了一张形式丰富多样贴近群众生活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让“四个认同”“五个维护”“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凝聚共同打造幸福和谐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中小学校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团体,编制宣传教育校本教材,利用班会、音乐课、大课间、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教育,学校教育常态化。同时,每年均举办一次以上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通过农村小喇叭、宣传栏、横幅标语、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实现了社会宣传常态化。2020年以来,共举办大型宣传活动XX次,制作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牌XX多块,发放手机短信XX批次XX万户。二是推进宣传教育方式特色化。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积极举办中国瑶族盘王节、国际龙狮争霸赛等区域性、国际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大赛、瑶族民间艺术团队赴海外联谊等活动。同时,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行、与教育均衡发展同步等“七进”主题活动,2020年以来,共举办以瑶族山歌传唱党的政策、瑶族长鼓舞促进民族团结等大型主题活动XX场次,有效提升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感染力。三是推进宣传教育阵地多样化。在县城主要街道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一条街,营造浓厚氛围;在县电视台设置民族政策宣传专栏,开展“民族政策惠民生”采编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经验和模范事迹。同时,建立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XX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全县呈现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话,个个做民族团结的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坚持“一个发展战略”,夯实“创建之基”将“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作为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