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管理局关于2025年防汛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及省、市防汛工作会议部署要求,XX县应急管理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系统推进预警响应、应急救援、灾后重建全链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总体工作形势当前,我县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叠加台风“海葵”外围云系影响,境内X河、Y河等主要河道水位较常年同期偏高1.2-1.8米,土壤含水量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达橙色预警级别。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6月15日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专题会议,明确“预警精准、响应高效、救援有力、重建有序”四项核心要求;7月10日印发《XX县2025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修订版)》,细化“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为全面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一)坚持“预”字当先,构建全链条预警响应体系按照“早预警、早行动”原则,XX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完善“监测-研判-发布-响应”闭环机制。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整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xx类基础数据,接入县应急指挥中心“智慧防汛”平台,实现雨情、水情、工情实时共享;联合县气象局建立“5公里×5公里”网格预报模型,入汛以来累计发布暴雨、山洪等预警信息XX期,精准覆盖xx个乡镇(街道)、xxx个村(社区)。二是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偏远山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推行“县防指-乡镇应急办-村(社区)网格员-农户”四级传递机制,配备卫星电话23部、应急广播XX套,组织网格员“敲门行动”3轮次,确保预警信息直达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累计转移安置群众xxx户XX人,无因预警延误导致的人员伤亡。三是压实响应责任。严格执行《XX县防汛应急响应分级标准》,遇黄色及以上预警时,县级领导包乡、科级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三包”机制自动激活;7月22日X镇突发强降雨(小时雨强89毫米),县防指1小时内启动Ⅲ级响应,4支县专业救援队伍、xxx名党员干部2小时内抵达现场,指导转移受威胁群众xx户XX人,实现“零伤亡”。(二)坚持“快”字为要,锻造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聚焦“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目标,着力提升应急救援效能。一是建强力量体系。整合消防救援大队、民兵应急连、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蓝天公益等4支队伍共xx人),组建“1+3+N”(1支综合救援主力、3支专业分队、N支社会补充力量)救援梯队,配备冲锋舟12艘、无人机XX架、排水泵XX台等专业装备,7月以来开展联合演练x次,覆盖河道决口封堵、受困群众转移等场景。二是规范救援流程。制定《XX县防汛应急救援操作手册》,明确“信息核查-方案制定-力量投放-安全管控”四步流程,要求救援前必须核查水文、地质数据,避免盲目施救;7月21日Y河某段出现管涌险情,救援队伍通过三维建模分析水流方向,采用“反滤围井+沙袋压重”方案,4小时内完成处置,未引发次生灾害。三是强化人文关怀。在集中安置点设置“暖心服务站”,为受困群众提供热食、饮用水、常用药品及心理疏导,累计发放物资XX万件(套),开展心理干预xx人次,群众满意度达xx%。(三)坚持“实”字托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提质增效汛情稳定后,XX县应急管理局迅速转入“重建攻坚”阶段,重点做好“排隐患、保畅通、促生产”三项工作。一是消除次生风险。组织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对全县xx个受灾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隐患点XX处(其中房屋受损21间、道路塌方xx处、堤坝渗漏xx处),已全部完成加固或拆除重建,未发生二次灾害。二是保障基本民生。协调电力、通信、水务等部门3日内恢复xx%受灾区域供电、供水、通信,设立临时医疗点xx个,发放防疫物资2.1吨,开展环境消杀XX万平方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三是助力生产自救。联合农业农村局、保险公司成立“灾后帮扶专班”,开通农房保险、农业保险快速理赔通道,已完成定损xxx户,赔付金额xxx万元;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排涝补种,帮助xxx户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