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纪委书记心得研讨:用好谈心谈话传家宝,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谈心谈话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开展思想工作、关心爱护干部的重要法宝。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坚持把谈心谈话作为日常监督、抓早抓小的利器,通过找准谈话属性、紧盯谈话重点、强化谈话推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做到治病救人于未然,切实提升日常监督效能。一、找准谈话属性,坚持有的放矢。要使谈话达到消除隔阂、凝聚共识、提振精神,甚至防微杜渐、敲响警钟“治病救人”的目的,就要精准定位谈心谈话的功能属性一要体现政治性。谈话人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不发表错误言论,不传播政治谣言,引导被谈话人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把政治属性具体化,结合单位实际和具体工作开展谈心谈话,教育被谈话人以实际行动把“两个维护”落到工作实效上。二要体现时代性。必须紧跟“国之大者”、关注大局大势,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谈话,把准谈话监督方向,坚持有的放矢,避免谈心谈话力量不集中、内容形式化。三要体现独特性。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问题的谈话要找不同的切入点,不能一个通稿谈到底。要坚持问题导向,区分问题性质,把政治立场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个人能力问题与工作态度问题、苗头性作风问题与违纪违法问题区别开来,对症下药,直到药到病除。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谈话艺术,既要旗帜鲜明摆明态度,又要讲究方法谈出深度还要春风化雨谈出温度,让党员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客观面对问题,勇于改正错误。二、紧盯谈话重点,聚焦关键环节。坚持关口前移,锁定日常监督重点,紧盯“关键人、关键时、关键事”,做好长期监督管理工作。一是紧盯关键人。对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情况经常谈,推动尽责在先;对岗位变动党员干部必须谈,做到提醒在先;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乡机关重点岗位干部定期谈,落实预防在先。二是紧盯关键时。在元旦、春节、中秋等关键节点开展节前廉政警示谈话,提醒督促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坚决杜绝“节日腐败”,把“年节”当“廉节”,防范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收送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是紧盯关键事。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禁捕退捕等重点工作落实,区分共性与个性,通过调研谈话、集体谈话、重点约谈等方式,多层级多轮次开展专题谈心谈话,打好预防针、做好提前量。三、强化谈话推动,助推工作落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谈心谈话“助推器”作用,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一是围绕做实政治监督开展谈话。紧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高标农田建设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开展监督谈话,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强有力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二是围绕主体责任落实开展谈话。把压实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作为重点工作方向,结合日常监督、巡察反馈、专项督查、信访举报等情况开展监督谈话,推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三是围绕日常监督开展谈话以谈明纪,灵活运用批评教育、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小过错演变为大问题。以谈促改,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促进问题立行立改、整改到位。以谈回访,积极与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沟通,深入了解其思想认识和认错悔错态度工作表现等情况,促其放下包袱,激发干事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