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摘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快、更好实现规划和目标,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要促进各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共同富裕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且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词〕共同富裕;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反垄断;反贫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强调“建议稿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加快脱贫减贫步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对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而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精神财富的积累、人民群众的高度共识,特别是党的坚强领导,又使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关于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论述,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共同期盼,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追求充满艰难曲折。社会主义最早的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为人类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并按照这一理想建立了“乌托邦”。尽管空想社会主义有一定历史贡献和进步意义,但其理想脱离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的物质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空想社会主义也成了“平均”“贫穷”的社会主义。显然,这种社会主义难以长期生存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以及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伟大的飞跃,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偏差,并由此产生消极后果。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视革命、政治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而对改善民生重视不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照搬苏联模式,也产生同样的问题。结果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相对“贫困”的局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扩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强。这也是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