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集体观看80周年阅兵式后的总结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集体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盛况直播。刚才,天安门广场上,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受阅部队气势如虹、军容严整,一件件国之重器首次亮相,一面向着胜利高高飘扬的战旗撼人心魄。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堂彰显国家力量与民族自信的国威展示课。源自如来↙写作网↙创作文章↔创作此时此刻,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和我一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8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伟大的抗战精神历久弥坚。今天,站在这里,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奋斗者。结合刚才的阅兵盛况和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央视),联系我们的“三农”工作实际,我讲三点体会和要求,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勉。一、感悟伟大精神,从历史洪流中汲取磅礴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0年前,面对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这场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洗刷了百年屈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一)深刻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日战争的烽火,点燃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从白山黑水到五指山麓,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正是这种深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汇聚成了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滚滚洪流。今天,我们观看阅兵,看到那些从战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番号,如“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等旗帜高擎在受阅方队中,就是对这种爱国精神的最高致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特别是作为服务“三农”事业的干部,这份爱国情怀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阅幕时的热泪盈眶,更要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行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根基。把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广袤的XX沃土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后盾,这就是我们“三农”人最质朴、最直接的爱国表达。(二)深刻感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战争的进程艰苦卓绝,中华民族付出了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央视)。但压倒性的物质劣势没有压垮中国人民的脊梁,反而锤炼出“踏遍崎岖成大道”的钢铁意志。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敌后战场的游击烽火到正面战场的浴血坚守,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广大民众,在绝境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最终迎来了属于正义的胜利曙光。今天,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同样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基础薄弱、人才瓶颈制约、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需要攻克的“娄山关”“腊子口”。阅兵式上展示的强大国防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我们更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发扬革命先辈们那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面对“三农”工作中的硬骨头,敢于较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三)深刻领会“命运与共、珍爱和平”的天下胸怀。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央视)。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80年前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胜利。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量兵力,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央视)。今天的盛大阅兵,展示的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而非炫耀武力。来自五大洲的国际友人出席观礼,本身就说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区域工作,都必须具备开放包容的视野。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要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