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健康产业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发展目标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功能,创新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康养示范项目,打响海南“健康岛”品牌,引领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康养服务供给和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模式更加成熟,结合区域特色,引导形成东部医疗康养、南部中医药康养、中部气候和森林康养、北部社区康养、西部生态康养的格局。——康养服务质量和产业品牌更有影响。全面健全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分别培育开发10个以上医疗康养品牌项目、旅居养老品牌项目、康养旅游线路、“专病专康”服务包。——康养产业政策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健全康养产业目录和产业项目分类,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康养产业对消费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康养服务人次和产业增加值逐年快速增长。二、主要任务(一)明确康养产业范畴,健全分类和标准体系。1.明确康养产业范畴、分类和康养产业项目目录,建立康养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推动将康养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范畴。(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人民政府)2.对康养产业项目实行分类支持,对高自持高服务类项目,主要完善个性化支持措施并重点宣传推介;对高自持低服务类项目,主要支持增强服务功能;对低自持高服务类项目,主要支持提升服务质量;对低自持低服务类项目,不纳入康养产业政策支持范围。(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3.围绕基地、产品、服务等康养产业内容,分类开发医疗康养、森林康养、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康养旅游、旅居养老等标准。每年制定2-3个相关标准、3-5类专项康养服务包,引领服务规范和质量提升。(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民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二)加强业态融合,丰富康养服务供给。4.与“医”融合丰富专病专康服务。针对呼吸系统亚健康人群,充实医疗类干预措施,发展“气候疗法”。针对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亚健康人群,开发黎苗医药、中医药和心理干预服务。针对内分泌、心脑血管等慢病高危人群,开发膳食营养、运动、医疗等干预措施,丰富康复护理服务。针对生育养育特需人群,发展孕、保、育、康以及婴幼儿照护服务。(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气象局、省林业局、博鳌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5.与“旅”融合丰富旅游康养服务。依托博鳌乐城先行区和各地健康产业园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医疗康养旅游产品。依托三亚国际中医疗养院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开发中医药康养旅游路线。依托共享农庄、气候、森林等优势资源,丰富康养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林业局、博鳌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6.与“居”融合丰富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康养机构合作,开展差异化、市场化签约服务,发展社区医疗、居家护理、临时陪护以及养生健身等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平台和技术,开展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提供多样化康养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人民政府)7.与“林”融合打造特色森林康养服务。以中部森林康养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森林浴、五感疗法、森林运动疗法、芳香疗法等自然疗法项目。建设森林康养步道、森林风景道体系。围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丰富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推出一批高水准森林康养基地。(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人民政府)(三)供需双向发力,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8.突出“健康”元素,打造“到海南畅呼吸”“到海南睡好觉”“森养海南”等系列特色康养品牌。分别培育10个以上医疗康养品牌项目、旅居养老品牌项目、品牌化康养服务包和特色康养旅游线路。(责任单位: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