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学习教育暨加强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学精神、严整改、正作风按照集团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今天的党课内容从党史上的作风建设和经验启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收获感悟等五个方面着手,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一、党史上的作风建设和经验启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作风建设视为党的生命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实践经验,为新时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风建设奠定执政根基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明确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首次从理论高度系统阐述了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1945年党的七大上,他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概括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作风保障。这一时期,党中央通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具体规定,将作风建设融入军队和政权建设,形成了“延安作风”战胜“西安作风”的历史必然。(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风建设护航国家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环境的变化,毛泽东同志多次警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通过制定《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等制度,以“以上率下”的方式开启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探索,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作风建设推动改革深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建设要求,将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胡锦涛同志强调“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动作风建设与科学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四)历史经验的当代启示从井冈山时期的“挑粮小道”到西柏坡时期的“进京赶考”,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刹住不正之风”到新时代的“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始终遵循“问题导向—实践探索—制度固化”的历史逻辑。这些历史经验深刻表明: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必须以领导干部为表率,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正是通过一脉相承的作风建设,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凝聚而成的精神标识。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收获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近期对论述的学习,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下收获感悟。(一)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加强党性修养入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