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汕尾奋勇争先、捷报频传的一年。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汕尾讲话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强力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汕尾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一)我们以非常之功有效抓好“双统筹”,经济发展稳进提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2.02亿元,同比增长1.5%,经济总量跃进至全省第1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统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9亿元,办理企业缓缴社保费1.4亿元,降本减负16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9.1%,有力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信保基金、融资专项资金放大超过10倍,新增中小微企业融资77.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1%,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42.9亿元、557.6亿元,其中陆丰核电5、6号机组、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汕尾电厂5、6号机组、陆河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建设,总投资655.7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获得专项债资金83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11.8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配套资金2.8亿元。开展“汕尾乐购”“汕尾金秋购房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5000万元,带动消费18.5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08个、总投资1105亿元,好迪、中广核新能源、星河集团、万洋众创城等26个超十亿元产业项目成功落户。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基础能力,储备三批次隔离场所106家、房间16249间,设置救治床位9866张,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重症救治和医疗资源准备,实现顺利转段和平稳渡峰。(二)我们以攻坚之力推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更添动能。产业集聚积厚成势。进一步筑牢制造业当家基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信利光电跻身“省民营企业100强”,陆丰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引入康源、诺思特、晶源等8个产业链项目。140万千瓦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其中甲子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明阳智慧能源、南海海缆、天能重工、长风新能源建成投产,海工装备制造业不断壮大。产业平台赋能升级。投入园区建设资金25.5亿元,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汕尾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级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产业园和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海丰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高新区,海丰“时尚美都”美妆产业园(一期)即将交付使用。开放平台加快构建,中国(汕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成功获批。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和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创历年新高;推动11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累计带动近300家中小微企业“上线用云”。汕尾创新岛(深圳)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呈现,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84项。新增市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家,市科技成果交易服务超市建成运行。持续开展招才引智,招引博士硕士409人、大学生1.3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578人,累计兑现人才专项资金1.4亿元。(三)我们以破题之举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推进营商环境4.0版本建设,“无证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推动取消银信部门45个申办材料,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348项高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市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广东省市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数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