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中式婚礼涵养美德健康新风尚婚礼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的重要载体,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曲阜把新婚礼改革作为推动文化“两创”、深化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突出“喜庆祥和、节俭绿色、教化育人、弘扬新风”理念,围绕顶层设计、流程设计、宣传推广“三大创新”,用“新婚礼”弘扬“新风尚”。一是创新顶层设计,高点定位、高位推进。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目标定位,统筹推进新婚礼改革。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的新礼仪改革工作专班,多次邀请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调研论证,召开工作座谈会11次,征求人大、政协、史志办、民俗学会及地方乡贤、基层群众、孔颜曾孟圣裔宗亲代表等各方意见建议82条。首批选取鲁源新村、武家村等文化“两创”示范点开展新中式婚礼试点,持续完善设计方案、推动以点带面,新改革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创新仪式流程,文化融入、彰显特色。从周制、汉制为代表的古典婚礼中汲取精华,突出简约、适度、理性原则,推动新中式婚礼形成有章可循的标准化流程,让礼仪中所蕴含的感念长辈、亲慈子孝、夫妻恩爱、敦亲睦邻等传统美德充分彰显。形式上,服饰、音乐、布景着眼当代青年审美需求,融入“龙凤呈祥”等设计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念相结合,实现“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流程上,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为基础,摒除“闹洞房”等陈规陋习,设计推广登喜堂、拜天地、揭盖头、合卺礼等“新婚九礼”,创新打造“饮醴合德”“家风传承”“印信盟誓”等特色环节,实现“美而不奢、简而不陋”。赠礼上,淡化金钱元素,杜绝高额彩礼,提倡赠送具有纪念性、传承性的物品和体现爱情印记的普通礼物,创新设计“珠联璧合”等特色文创赠礼,实现“朴素节约、传递心意”。三是创新宣传推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抓牢阵地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三大重点”,让文明浸润百姓心田。阵地打造方面,围绕“可体验、可感受”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文明礼堂”,免费承办、展示新中式婚礼60余场。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将新礼仪改革纳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工作章程,分批次开展集中培训和全流程指导,创新“文明迎亲队”,让红白理事会成为新礼仪改革“主力军”;更好发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指导推出“新中式婚礼”系列套餐;组建新中式婚礼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礼仪培训,让“志愿红”与“文明美”相得益彰。活动开展方面,用好儒学讲师、百姓名嘴等文化人才队伍,创作了一批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引导群众“知礼懂礼”;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岳母”等评选活动,鼓励群众“习礼明礼”;广泛开展“儒风婚尚·缘定圣城”新时代中式集体婚礼,95对新人参加,推动群众“达礼用礼”。群众认可度、参与度不断提升,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的婚俗新风成为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