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组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时的讲话提纲同志们: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蕴含的鲜明政治导向、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入学习领会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切实把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强调几点贯彻落实意见: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健康的城市建设应当是回归人类的社会本性,从“看不见人”的城市走向“看得见人”的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关注市民的身心健康,体现对人的尊重,让每个市民都能在城市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而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进步。要把城市建设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就要将城市建设的所有政策和制度设计建立在科学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精准掌握、着力解决城市建设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回应人们在生活、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上体现党的性质宗旨、政策导向和人民情怀。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让人民群众能够实质性地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各个环节。当前,需要高度重视让人民真正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来的工作平台和有效渠道建设,在操作性层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创造形式多样的参与载体,将抽象的民意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城市建设“金点子”上,增强群众参与城市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期盼、生活的需要体现在解决问题、制定政策、决策落地的全过程,有效提升回应群众对城市建设诉求的敏锐性和聚焦度。二、坚持内涵式发展,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城市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留足空间。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城镇化发展速度、城市发展方式都迈入新的阶段,人们对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品质生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审时度势,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也就更加迫切,“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建设目标也更加符合现代化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向。存量是已经形成的资产,如果任由其“沉睡”,就会影响资金循环与经济循环。盘活的前提是心中有数,充分掌握存量资产的历史、形态、权属等,然后打开思路,借助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径、新模式,让这些资产动起来,提高流转效率,通过盘活存量来带动增量。增量必须做优,不断提高增量要素投入标准,综合提升要素产出效能,推动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要做到从城市实际出发,从“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进行产业布局,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认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在准确定位中实现内涵式发展,避免“千城一面”。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意味着城市公共投资要从物质形态转向服务形态和福利形态,把用在建材和耗材上的钱投到人才身上,投资于人。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聚焦土地、水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强调城市发展从依赖传统要素驱动向依靠特色优势驱动转变。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城市规划建设改革的重心要从发展改革进一步推向治理改革;对城市治理的投入不是单纯的资金投入,首先是治理研究的投入、实施实践的投入,要理解民需、民权、民生与空间供给的关系,必须下沉到街镇、村居层面,解剖麻雀。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突出单部门、单领域的工作向多部门、多领域协同合作转变;分解容易整合难,充分发挥好规划“一张图”作为统筹的核心载体的作用。三、持续深化产城融合,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切实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更加充分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先要以扩大就业为前提。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