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00道)党史知识竞赛题1.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D)。A.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C.具备历史意义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在上海创办(B)。A.李大钊《新青年》B.陈独秀《新青年》C.李大钊《晨钟》D.陈独秀《晨钟》4.1921年7月23日,XX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任弼时34.(A)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A.济南战役B.平津战役C.孟良崮战役D.莱芜战役35.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开七届二中全会。A.阜平B.延安C.北京D.西柏坡36.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中共(B)上作出的。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七届四中全会37.1949年4月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B),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A.上海B.南京C.南昌D.杭州3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为(A)。A.中央局B.中央委员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39.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政务院会议D.中央政治局会议40.毛泽东在中共(C)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D.七届四中全会41.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B),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A.“银元之战”和“煤油之战”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C.“煤油之战”和“米棉之战”D.“米棉之战”和“债券之战”42.(A),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A.1950年10月B.1951年10月C.1952年10月D.1953年10月4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A)。A.公私关系B.劳资关系C.产销关系D.内部管理44.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C)运动基本完成,它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A.大生产B.四清C.土地改革D.社会主义改造45.(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A.1949年4月30日B.1950年4月30日C.1951年4月30日D.1952年4月30日46.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B)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轻工业、重工业并重D.工业、农业并重47.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A),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共产党党章》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48.(D)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A.1953B.1954C.1955D.195649.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D)。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整风运动的开始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D.中共八大召开5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并颁布实施是在(C)。A.1949年B.1952年C.1954年D.1982年5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C)。A.董必武B.周恩来C.刘少奇D.林伯渠52.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的文献是(B)。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