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当前全市几项重点工作,分析形势、查摆问题、部署任务。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和讲话精神,听取了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污染防治攻坚、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工作的汇报。下面,我结合这些议题,讲三点意见。一、聚焦固本强基,以更高站位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所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关乎民心向背、决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推动“五基四化”工作在*落地生根,全市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稳步提升。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市基层治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一是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有待增强。有的地方党建引领的“主轴”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未能完全转化为治理效能,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组织之间联动不够,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二是治理手段的精准度有待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层治理平台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线上数据与线下实际“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未能真正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实战效能。三是治理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待加强。部分基层干部应对复杂矛盾和新型风险的能力不足,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面对群众诉求存在“推、拖、绕”现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四是多元共治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新就业群体等新兴力量参与治理的渠道还不够通畅,群众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仍需着力营造。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第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持续推动“五基四化”细化实化具体化,对标省委下达的xx项硬任务,逐项分解、拉出清单、明确抓手,确保每项任务都有具体路径和量化指标,形成可衡量、可检验的工作成效。要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指挥体系,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龙头作用,赋予其对辖区内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权限。要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第二,深化数字赋能,激活基层治理的“新引擎”。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型。要加快建成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整合公安、城管、应急、信访等部门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智能预警、事件闭环处置。在*区探索的“党建聚合化、管理网格化、服务智能化”等创新做法,取得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xx%,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xx%的良好效果,要认真总结并加以推广。要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管理服务,科学划分、动态调整基础网格,建强“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N”的网格团队,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据统计,目前全市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已达xxx%,但必须在精细化、实效化上再下功夫,力争到2026年,通过平台流转处置的网格事件办结率达到xx%以上。第三,聚焦群众关切,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群众点单、支部接单”等有效机制,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倾斜,让基层有权有物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要持续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