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备考心路历程19级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18级工程管理毕业生吕佳恒,受田静老师之邀,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经历,倍感荣幸!我从大四上期一直到大四下期共参加了一次国考、两次四川省考(2021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以及2022年上半年四川省选调生考试)、一次事业单位考试,在这些考试中,行测最高分为80分,申论最高分为69分,行测申论总分最高分为143分。另外,在这几次考试中,国考、2022上半年四川省选调生考试、事业单位都很幸运进了面,最终有幸上岸选调生。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的一个经历,不能说心路历程,是因为我觉得我并不像备考圈考霸他们一样优秀,所以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我经历,希望能给大家的备考之路提供些许参考建议。我复习战线其实拉得挺长的,但是都是零零碎碎的时间,我认为真正使我的成绩有突飞猛进的提升,其实就是在大四上学期的9月至11月这三个月,特别是9月这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每一天,我都学习了至少14小时,有好几天的学习时间甚至到了17小时,虽然每天都觉得身体疲累不堪,但是却很充实。另外,我在每周的周末都会参加一下模考,因为平日里的努力,所以也就使得每周的模考都能在成绩上呈现出一定的进步,从而也就使得自己在这枯燥乏味的备考过程中得到一丝甜蜜的慰藉。最终,通过这几个月的付出,也很幸运有了比较满意的收获吧。在备考期间,每一次成绩的提升其实就是对每一段瓶颈期的突破,这个过程真的很煎熬,也真的很痛苦,甚至有时会让自己怀疑人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去承受住这种折磨,更要求我们要有超强的必胜信仰去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瓶颈期。要时刻坚信,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我们中华民族;要时刻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更要时刻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所遇到的困境,别人都会遇到,如果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必然能够将其克服,那自己就是英雄、是无懈可击的强者!在这儿,同大家分享一段陪伴着我、激励着我的励志话语吧,“备考过程就像是在黑夜里洗衣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衣服洗干净,你只需明白只要你不停地洗,洗着洗着,天亮了,衣服也就干净了。”既然选择了考公,那就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考试期间,也许我们会遇到简单、符合我们“口味”的题目,那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就应当做到更加细心、更加仔细,不让粗心大意丢掉每一分。当然,也许我们会遇到生涩、难懂的题,不能说明我们是不幸的,只能表明我们得学会取舍,先易后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更多的分数。总之,不论是简单的“顺境”,还是生涩的“逆境”,都应当做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接下来,我想着重给学弟学妹们稍微地提一下笔试备考的建议吧。关于行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中心理解(理解+结构)很多人认为中心理解是玄学,答案完全是为了迎合出题人,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没问题的。中心理解更多的就是代入出题人思维,做中心理解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出题人,去揣摩出题人写这段话的目的,从而带着心中的标准答案去看选项,一定不能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所有选项都通读一遍,这样会让你觉得,A选项可以,B选项好像也行,就会让你陷入纠结的误区,一定是自己有了答案,去选项里面匹配最适合的答案,尤其是近年言语难度加大,一定不要去死抠字眼,正确答案可能是有瑕疵,但是它一定是能反映作者观点的。举个例子,A选项是绝对准确,但不是心里理解的观点,B选项是片面,但是确实就是作者观点句想说的,那这种情况B一定更优。2、选词填空。(理解+积累)常常听到一个观点,逻辑填空不需要积累,因为总会遇到你不会的成语,所以方法技巧更重要。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只要积累的够多,就很难在考试里遇到不会的成语,并且多个空,也会降低你因为一个成语不熟悉而导致错误的可能性。所以这里得出结论,选词填空,积累为王,技巧为辅。而在成语和实词中,重点积累成语,因为往往成语才是最佳破题点。而选词填空,理解同样重要,要知道描写对象的特征,以及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能帮你更好解题。二、资料分析(肌肉记忆+优化方法)资料分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