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座谈会感想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作为选调生,入职快两年,很少有机会与大家聊天、谈心,值此五四青年节,回首经历的几种岗位的经历,浅谈下我的一些感想。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的立身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当今的我们,无论是领导还是还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立足本职,服务村社,这就是我们爱国的体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关键的少数,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也不可或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各战线工作的处理到与各村社的联通。每个人的努力都是XX镇都发展的过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鲁迅先生曾讲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矩火。”适应工作角色是青年干事之基。工作没有好坏,职业没有高低。任职XX村主任助理以来,从虾田到稻田,从寒冬到酷暑,我配合XX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各项工作并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不管在什么岗位、XX村是这两年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从乡镇的防疫抗疫工作到市政法战线的反诈工作和政研室的文字工作,从断断续续协助振兴办开展部分工作到如今党办的工作,各种岗位都有不同的感受,有我通过努力可以做好的,也有力不能及的。坚持学习进步是青年奋发之路。一段时间以来,淄博的火热引发了很多人群的思考,做旅游的在想,为什么达不到淄博10%的状态。做餐饮的在想,为什么我的真材实料也没有人来吃?城管也在想,城市环境怎么一直无序。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政府在找原因。我在新闻评论中写到,时代是出卷人,淄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没去过淄博,但通过全媒体传递的信息来看,淄博是《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政通人和。相较之下的XX,我们要学,要变,将XX这一历史矛盾突出的地方转为变化的“变”与和睦的“和”。我们的学习。像吴书记所说,学螺山、乌林的人居环境。洪湖两岸,一湖带水,历史发展的进程、生活习性的变化相似,为何在近二三十年来差距越来越大?我们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学习与村干部与广大农民相处的方式方法,增强有效的沟通交流;学习农业农村和基层各领域的知识文化,拓宽视野眼界,不断了解最基层的真实风貌;李强总理讲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这两年,最让我得意的一项工作就是,X书记X镇长安排我参与镇内“反诈pp”安装工作,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我和专班实打实的只注册了1000多人,但是这一个月,我去了每个村每个片,与每一位村支部书记建立了联系,走过村内每一条水泥路和部分土路,进了一多半居民的家门,喝了二十多瓶农户给的茶水,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最多的是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的财产安全所做出的努力。我们要谋划工作的未来,村社的出路在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如何引导“党组织软弱涣散”的XX村发展,X书记、X镇长通过选新人强支部让XX村有了强有力的党组织,XXX和XX两位包村领导积极督办村内各项工作,驻村工作队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与儿童之家,帮助XX村进行财务清理与遗留问题的化解,我与他们一起摸清村内所有的数据。XX村村主任XX说:“五年之内,将工资拿出一半用于XX村的发展,一堂人,努力发展XX村”。当下的XX,正在积极谋划未来的路。我们还需要学习工作技能技巧,敢于接受挑战,深化业务熟练度。“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回想工作以来,许多时候事情做得不够完美,不到位,无心之举被有心放大。自责以往的过失无济于事,只能亡羊补牢,每个人在这里、在不同的江湖都会变的更加适应社会,适应乡土人情,适应环境。农业大镇的XX,我们面对自我能力提升空间巨大的现实,当下,汛期将至,省道日程将近,机遇与挑战同时来临,我们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在X书记X镇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