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廉洁警钟树正气,严治吃喝歪风守底线——国企集团董事长在集团公司警示教育会暨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推进会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公司警示教育会暨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推进会,既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开展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关键部署。“敲响廉洁警钟树正气,严治吃喝歪风守底线”这不仅是我们开展专项整治的目标,更是每一位国企干部职工必须坚守的政治责任。近年来,******三令五申纠治“四风”,违规吃喝看似“小事”,实则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侵蚀国企肌体的“蛀虫”。下面,我结合典型案例工作实际,就警示教育和集中整治工作,谈几点意见。一、以案为鉴,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D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魄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大批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案件。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数据来看,仅2024年,全国查处违规吃喝问题就达XX起,处理XX人,其中涉及国有企业的占比XX%。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一个个企业的衰败,更是对国有资产和党在群众中威信的严重损害。(一)违规吃喝是政治纪律的“高压线”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人情往来”,而是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突破口”。一些领导干部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在觥筹交错间丧失原则,最终被“围猎”腐蚀。例如,XX省某国企原董事长张某,长期接受供应商安排的高档宴请,从“一顿饭”到“一张卡”,从“小意思”到“大贪腐”,最终因收受贿赂XX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XX年。他在忏悔书中写道:“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筷子一夹,纪律瓦解。”这些案例警示我们:违规吃喝看似“小事”实则是触碰政治纪律的“红线”,是对党和人民的背叛。(二)违规吃喝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保值增值的使命。但违规吃喝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更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某央企下属子公司原负责人李某,在项目招标期间频繁接受投标企业宴请,为其提供内幕信息,导致劣质企业中标,最终项目因质量问题停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X亿元。这样的教训告诉我们:违规吃喝的“人情债”,最终都要用企业利益来“买单”;餐桌上的“潜规则”,必然会演变成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三)违规吃喝是干部堕落的“催化剂”从大量案例看,腐败分子的堕落往往始于一顿饭、一杯酒某省属国企原副总经理王某,起初只是参加朋友聚会,逐渐发展到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最终沉溺于奢靡享乐,走向犯罪深渊。他坦言:“看似平常的吃喝,实则是温水煮青蛙,让我不知不觉陷入了腐败的泥潭。”这警示我们对违规吃喝的纵容,就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对“小事小节”的忽视,终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二、刀刃向内,坚决打赢违规吃喝整治攻坚战当前,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形势向好,但仍有个别干部心存侥幸,对违规吃喝问题认识不足、顶风违纪。有的以“工作需要”为名,违规公款吃喝;有的借节日之机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还有的在隐蔽场所搞“一桌餐”规避监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违规吃喝整治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三会一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党纪法规。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干部职工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从思想深处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识。(二)健全制度机制,扎紧权力运行的“笼子”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等管理制度,明确“谁审批、谁负责”“谁接待、谁监督”,严格执行“无公函不接待”“超标准不报销”等规定。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动态监管,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发票报销、资金流向进行智能筛查,对异常消费行为及时预警。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供应商、合作方列入禁入名单,从源头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三)严格监督执纪,高悬问责追责的“利剑”监督是最好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