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工信局关于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结和2026年工作思路的报告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关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结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基础持续夯实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经初步核算,1-8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15.3亿元,同比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展现出强劲的投资后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5%。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435.6亿元,同比增长85.2%,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1亿美元,同比增长40.1%,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为稳定全县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深化拓展“三争”行动,重点工作亮点纷呈我们始终将“三争”行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一是聚焦“敢为争先”,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坚持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摆在首要位置。首先,高位谋划产业蓝图。制定印发了《XX县“工业腾飞、五年千亿”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纺织鞋服等主导产业,系统布局十大重点工程,统筹推进涵盖技术改造、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等30项重点工作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其次,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创新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围绕新材料、机械、纺织等关键行业,年内成功举办3场大型供需对接会,服务企业超700家次,现场促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意向81项,有效帮助企业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同时,我们建立了县级领导带头、部门联动的常态化企业帮包服务机制,对全县3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收集企业在市场开拓、项目申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81个,已协调解决66个,其余问题正在加紧推进中,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再次,狠抓项目投产达效。把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增长的关键,我们紧盯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推动XX新能源、XX智能等51个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顺利竣工投产,预计当年可形成新增产值约8.2亿元,为工业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二是聚焦“实干争效”,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在全县范围内构建并推行了项目“360”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把脉会诊”,累计协调解决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审批、手续办理等各类问题52个。1-8月,全县156个省市县三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投资完成率和纳统率均超过序时进度,形成了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火热建设场面。另一方面,全力谋划争取项目。抢抓国家宏观政策窗口期,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社会民生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了一批政策性对上争取项目,共计71个,总投资额达337.5亿元,资金需求97.3亿元。特别是在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方面,我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成功策划上报46个优质项目,总投资94.56亿元,拟申请国债资金27.75亿元,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宝贵动能。同时,加强项目纳统入库管理,建立动态更新的投资纳统项目库,梳理出145个拟纳统项目,并指派专人跟踪服务,目前已有42个项目成功完成纳统,确保了投资成果“颗粒归仓”。三是聚焦“深学争优”,现代服务业蓄势赋能。我们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其一,推动“二三产”剥离升级。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我们建立了包含57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在内的“三产分离”潜力库,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