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生态环境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区生态环境分局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污染防治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截至5月31日,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6.4%,PM10平均浓度8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2%,优良天数比例66%。地表水市控考核断面淮纺闸和浍楼闸水质达到III类,达到考核目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土壤环境稳定,未发生重大污染事件。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效。一是稳妥有序推进整改任务。中央第一、二、三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省级层面反馈问题:寇湾汽车城洗车废水直排雨水管网问题(2024年第三、四季度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通过区级验收,正在进行市级验收。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常态化“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确保整改成效。二是深入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组织各镇街(开发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深入排查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各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发现并填报省“1+1+N”系统276个问题,其中已完成整改验收销号272件,正在整改4件,自排查问题整改验收销号率98.6%。三是积极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各项工作。督察期间严格信访和督察工作要求,抽调人员成立专班,实行专班负责制,建立会商机制,坚持信访件和反馈问题当日分解当日转办、当日核查,做到反馈问题办理有法有理有据。截至6月17日,已转办累计转发信访件17件,完成整改4件,正在整改13件。(二)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一是强化网格化管理。全区划分为10个镇街(开发区)、88个社区(村),配备监督员278人,健全问题交办与反馈机制,形成责任明确、机制畅通的高效指挥体系根据重点时段每小时空气质量数据,精准治污、按“时”管控。二是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一季度累计巡查工地41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约谈项目负责人3名。处理建筑垃圾(扬尘污染)案件8件,罚款8.7万元。持续加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力度,采取“一冲洗二吸洗扫三洒水雾化四人工清扫保洁”的作业模式,每日实际作业频次高于8次,高温期间实际作业16次,增湿降温。根据市大气办道路积尘负荷走航数据,加大泉山路、南黎路和鹰山路等积尘负荷值较高路段的清洗力度,有效降低路面积尘。三是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整治。推进深化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整治,联合城管部门加大餐饮油烟整治力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排查辖区餐饮饭店1051余家次,发现问题38个,均已全部完成整改。探索开发餐饮油烟微信管理小程序,推动电子线上管理餐饮油烟净化器及时清洗、维护、保养等四是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出台《XX区2025年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布点规划和核发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工作方案》《XX区烟花爆竹管控工作方案》,公安、应急、城管、生态环境、镇街等部门联动,开展全方位禁燃禁放宣传。安排人员进行定点、定时值守,区分管领导及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在18时-24时开展夜间督查。除夕至元宵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发现违法销售、储存烟花爆竹现象60余起,收缴烟花爆竹500余箱,禁售禁放取得的成果得到淮北日报正面宣传。2025年除夕至初一期间PM2.5浓度较2024年同期改善60.2%,改善率全省排名第1位,空气质量大幅提升。(三)推进重点领域攻坚,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大常态化巡查力度。安排执法人员对恒源煤电等5个入河排污口进行动态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中3月18日,发现凤凰新城排口出现污水异常排放,调查原因为第二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滤网损坏,导致排水异常。XX经济开发区对受污染河道进行分段治理,将污水及河道底部沉渣抽取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将河道恢复正常。加强跨界水体湘西河、洪碱河与萧县交界处巡查力度,及时清理水草浮萍等漂浮物,累计清理打捞水草垃圾漂浮物等10余吨,改善河流水质。二是加强水体水质监测。落实定期水质监测制度,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定期对辖区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