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主席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一系列全球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开辟了崭新境界,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习近平主席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坚持对话协商,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反对以损害别国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反对以邻为壑、你输我赢、赢者通吃,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反对文明冲突与文化壁垒,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反对以破坏式方式搞发展,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总目标,已经写入中国宪法。为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理念主张。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一带一路”合作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并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目前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面对世纪疫情、气候变化和地缘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发展问题,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处境,深化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重点领域合作,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习近平主席于2022年6月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呼吁国际社会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并宣布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布覆盖倡议八大重点合作领域、包含32项举措的成果清单,包括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截至目前,成果清单中的32项务实举措已有一半实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2022年9月“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的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50个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中,10多个已经实施完毕,剩余项目正积极推进,目前项目库务实合作项目总数已突破100个,近40个发展中国家正从中受益。过去一年,中国政府立项安排1000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已提供2万个培训名额,基本覆盖全部“之友小组”国家。针对人类社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困境,习近平主席于2022年4月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张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2023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明确了20个重点合作方向,并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设想。20项重点合作方向,归纳起来就是: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