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15篇)目录1.在薪火相传中坚守在时代浪潮里前行....................................22.以青春之我谱写党史方志之歌..............................................53.用实干担当书写史志人的青春答卷......................................84.以青春之我护党史之光........................................................125.做好党史传承的“长跑者”................................................146.以青春之“新”创事业之“兴”........................................167.学习历练成长:让青春为党史事业增光添彩....................198.故纸堆里守护红色基因........................................................229.从军营到史志战线的初心传承与担当坚守........................2510.多岗位历练强本领实干反思促成长..................................2911.让青春在史志岗位上闪光..................................................3212.立足本职岗位绽放青春光彩..............................................3513.以青春之笔绘就党史方志工作的担当底色......................3814.以青春之姿赴岗位之约......................................................4215.坚守平凡岗位书写青春华章..............................................46在薪火相传中坚守在时代浪潮里前行光阴似箭,岁月如歌。转眼间,在党史部门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已耕耘了二十三个春秋。回首这段历程,我从一个对党史工作怀着敬畏之心的新人到逐步成长为一名深感责任重大的老兵。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我与党史事业共同成长的难忘记忆,这期间承载了太多的学习、思考、耕耘与感悟,如果说有什么最深的感悟,那就是:党史方志工作,是一项需要在沉静中坚守、学习中创新、文字中求索、奉献中升华的一项工作。一、始终保持“充电学习”的生活习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亲身经历了党史工作从传统的研究方式向现代化、数字化迈进的过程。当前,党史方志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守正创新,把“学习充电”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学术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常态,不仅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还要关注全市重点项目、重点规划以及新媒体传播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党史研究更深入、更立体,让宣传教育更鲜活、更接地气。记得刚入职时,我被安排在业务科室,先后参与了地方党史大事记和《中国共产党河南xx历史》(第二卷)部分章节的编写,那时的工作每天都与时间、事件、人物打交道,一个日期的核准,一个地名的考证,都要在字斟句酌中追寻文字的严谨与精炼。后期在编撰《中国共产党河南xx历史》(第二卷)的过程中,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史笔如铁”的分量。每一段历史、每一段论述,不仅要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还要努力在历史的脉络中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历史的演进中把握实践的发展规律。现在,单位学习氛围浓厚,我们通过向理论学向史料学、向身边的前辈学,不仅使大家对单位的整体业务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也提升了政治判断力、承传了严谨治学的学风。二、始终坚持把“责任担当”作为立身之本在工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脚踏实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的那份责任感。因为热情源于热爱、对工作价值感的认同,而责任感源于对自身工作职能的清醒认识。对此,我始终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干中学、学中干”,把岗位作为最好的课堂。随着岗位的不断转换,我的工作也经历了从专注的“笔头”到繁杂的事务,从文稿统筹、会务安排到上传下达、内外联络等多次变换,但不管哪个岗位、哪项工作,我都随时保持“战斗”状态,经常加班加点,圆满完成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我深深地感到,与其被动承受,不如积极面对,以对待岗位职责的那份责任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