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与发展经验的调查与理论判断提要: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建设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使对有关经验的理论判断与总结更具有共识性,2021年6月,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IGDS)对广大中国经济学工作者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在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认识上,经济学人认为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对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贡献是积累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百年来取得巨大技术进步的最关键原因是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注重技术引进吸收和利用举国体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了更好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经济学人认为需要平衡好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性与完成的难易程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外部,在经济领域中重大风险最可能来自房地产、金融和资本无序扩张。一、引言及调查概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总结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有利于明理增信,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局面。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建设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宝贵经验,使对有关经验的理论判断与总结更具有共识性和专业性,2021年6月,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IGDS)对广大中国经济学工作者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就其对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开放、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总结进行了调查。与其他相关文献相比,力求能够从更广泛的智力范围内凝练出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的精华部分,使相关经验的理论总结更具有群众基础和认知共识。因为此次问卷调查设计是在经过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整理上进行的,所有选项均为相关文献主要观点的提炼。在此基础上对上百位经济学人进行调查后进行的再分析属于二次理论分析,从而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是众多经济学研究人员和经济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共识的体现和凝聚,更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规律的领悟和正确性的认识。本次调查的渠道为对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IGDS)中专家数据库的经济学家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反馈样本167份。样本对象主要为从事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研究人员(其中高校教师占59%,社科院科研人员占8%),在读研究生(占15%),经济领域相关企业人员(占14%,)经济领域相关的政府公务员及政府下属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占5%)。具有博士学历和硕士学历的受调研者分别占62%和17%。年龄主要集中在31岁至60岁以上(占79%),覆盖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1个省(区、市)。二、关于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为一个百年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取得伟大成就。为什么在如此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差异如此巨大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中国共产党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这不仅对于更好地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最根本原因调查显示,近七成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政党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见表1)表1经济学人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政党最重要成功经验的判断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它决定了共产党的性质,也决定了党的各项工作的目标方向、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不断明确和丰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它的坚持和传承从来没有动摇。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并在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了在党的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