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主题教育 林秘书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书】有书之快读.docxVIP专享VIP免费

【读书】有书之快读.docx_第1页
【读书】有书之快读.docx_第2页
【读书】有书之快读.docx_第3页
【读书】有书之快读几年前,我拜访一位朋友,见他装潢考究的新居里,几个排列整齐的书橱中,摆放着几十本崭新的精装本名著,令我好生羡慕,直夸他的居室颇有文化氛围。近日,我又到这位朋友家串门,但见那些精装本的名著上落了♘♘一层灰。朋友见我在他的书橱前若有所思,忙过来解释说:“当初买书的时候是想先买下,再慢慢读,没想到一搁置就是几年了。”朋友的一番话,让我想起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唐弢在《晦庵书话》中讲的一个故事。唐弢年轻时有个朋友,喜欢读书,卷不离手,但读书的方法却与众不同。他总是读一页,撕一页,随读随撕,一本书读完了,同时也撕完了。唐弢感到非常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那位朋友指着自己的脑袋,笑嘻嘻地说:“没有错,我把它放在这儿了!”唐弢从朋友的举动中深受启发,更加发奋地读书。他说:每当自己买了新书来不及阅读,那张笑嘻嘻的面孔便出现在眼前,仿佛在问:“你没有把书放错地方吧?”这使他坐立不安,于是抓紧时间阅读,不敢让一日虚度。唐弢在自己的读书生涯中,没有效仿朋友怪癖的做法,而是领会其要义,用“不要把书放错了地方”警策自己,因此一生手不释卷,终成大学问者。一般而言,对从别处借来的书,会产生一种“赶快读”的紧迫感,因为借书是有期限的,逾期不还或遭罚款的处罚(图书馆),或失去书友的信任,因此,会不遑寝息地去读。而对自己的藏书,认为随时都可以读,从而长期搁置一旁。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对此种心态作了透彻的分析。他说:“不论什么东西,一旦据为己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结果呢,今日推明日,明日复后日,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而书籍则原封不动,难得与主人谋面一回。邓拓在《燕山夜话》中,专门写了一篇《有书赶快读》的文章,文中举了在明朝与方孝孺齐名的景清为例,他向同舍一位朋友借得一册秘本,“约明日即还”,当夜熟读,“即诵辄卷”,而那本书的主人,却“不能诵一词”。所以,邓拓主张“有书赶快读”。有书赶快读,应该是对读书人的一种基本要求。花钱买了书,将它束之高阁,一年半载不与它谋面一次,实在是一种浪费。既浪费钱财,又浪费知识,还助长懒惰心理。这样对书的拥有,还不如没有的好。如果把买书、藏书仅作为一种装饰、装潢,摆摆样子而已,并不准备认真去读,那更是一种迂腐的举动。古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之说,意思十分明确,诗书只有进入“腹”中,才能使自己的气质得到升华。如果只是把书籍作为一种装饰品,只入“家”而不入“腹”,只能说明你对读书要义的理解相距甚远。当今,影响读书的障碍很多,诸如“读书无用”的思想障碍,“难得有闲”的时间障碍,“忙于应酬”的拖累障碍,等等。要做到有书赶快读,以笔者之见,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要统筹计划,惜时如金。心中要有一张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好各项事务,以保证读书的时间不被挤掉。二是要见缝插针,忙里偷闲。“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是古人描述的读书的两种形态。前者语出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强调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后者出自《诗经》,意思是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积少成多,精进不止。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读很多的书,长很多的见识,使自己日渐变得有学问、有气质,渐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生之境。时下,以读书的方法来休闲,以休闲的态度来读书,不失为一种养性怡情、丰富自我的好方法。有书快读、多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性情。孔子说:“温柔敦,《诗》教也。”就是说读《诗经》,可以养成一个♘人高雅的性情,使其在一种文化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文化素养。这样,原用以包装居室的图书,也就进而包装了人,包装了人的气质和气度,让我们能够领略不一样的风景,看见更开阔的世界。所以,摈弃“姑俟异日观云尔”心态,有书赶快读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