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市直有关部门业务骨干,以及部分重点企业、高校代表。刚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就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区、县分别结合本地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内容具体、措施务实,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肯定工作成效,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意义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24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坚持把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平台搭建等多种措施,推动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2024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874件,较上年增长2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69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贡献发明专利621件,占总量的71%。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7.3万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县的“绿茶”、区的“柑橘”成功获批,实现了县域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在专利质量方面,全年有6件专利被认定为国家级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二,其中企业的“智能装备控制系统”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企业年销售额增长4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市知识产权创造已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二)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释放我们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路径,创新“产学研用金”协同模式,推动知识产权从“沉睡”到“活跃”的转变。通过全面盘点驻衡高校存量专利2537件,建立高校专利数据库,促成校企合作转化1146次,转化金额达3.8亿元。例如,南华大学与医疗器械公司合作转化的“肿瘤精准放疗技术”专利,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在知识产权金融方面,全年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84亿元,惠及企业46家,其中**科技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贷款5000万元,成功解决了研发投入不足的难题。新增专利备案产品254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5%,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始终坚持“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方针,构建了行政、司法、社会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24年,全市开展“双打”专项行动6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2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7起,涉案金额达1.2亿元,其中查处的“**白酒”商标侵权案,查获假冒产品3000余件,涉案金额500万元,有力震慑了侵权违法行为。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设立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纠纷65起,调解成功率达92%。祁东黄花菜入选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带动当地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保护工作赢得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们着力构建覆盖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优化知识产权“3+1”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市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7个,实现区县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年开展知识产权培训56场次,培训企业负责人、研发人员等3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规范知识产权代理市场,清理整顿不合规代理机构12家,培育优质代理机构8家,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问题230余个,服务满意度达98%。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