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美国关税战,欧盟的“两手准备”近期,欧盟正在与美国就关税问题加紧谈判。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时称,“欧盟和美国有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密切的贸易关系”。德国新任总理默茨近日访美显然也是在示好。然而,美国日前突然宣布对包括欧盟在内的所有国家的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显然打乱了双方的谈判节奏。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明确称欧盟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欧洲央行也在6月4日进行预防性降息,对关税战可能失控做好应对。总体来看,美国似乎没那么容易被说服,欧盟也不会轻易向美国妥协,欧盟方面截至目前对外释放的信号也是在进行“两手准备”。关税战严重冲击欧洲经济欧美经贸关系向来紧密,且近些年呈现上升态势。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9883亿美元。美国更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国,占欧盟进口额的45%。考虑到双方经贸联系的实际,若欧盟无法在美国此前宣布的暂缓实施“对等关税”的截止日期(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将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覆盖欧盟对美出口70%~97%的商品(包括钢铁、汽车、药品等)将被征收50%的关税,直接导致欧盟出口成本剧增,短期内对美国出口量预计下降20%,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其中,德国无疑受冲击最大,2025年至2028年累计损失可能达2000亿至2500亿欧元。荷兰国际集团警告称,欧元区或将从“缓慢增长滑向衰退”。随之而来的还有企业投资意愿的下降。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到2027年欧元区私人投资或因贸易摩擦下降近2个百分点。此外,市场动荡导致的避险情绪还会推高美元、压低欧元,而欧元贬值难以抵消高关税劣势,反而会推升进口能源成本,加剧通胀,进而衍生出更多系统性问题。如果双方谈判失败,美国也并非没有损失,毕竟美国的本意是要通过对外加征关税来解决其国内问题,攫取利益的同时向外转嫁成本。欧盟的反制工具箱欧盟非常清楚,美国政府不会放弃“本国优先”逻辑,也不会考虑欧盟的感受,更不可能为欧盟去做任何“牺牲”。这一点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其实本质上并无不同,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欧盟必须要做好应对不同谈判结果的准备。事实上,欧盟针对美国加征的钢铝关税、汽车关税及“对等关税”政策,已经制定了一套多层次、分阶段的反制手段,既包含已实施的措施,也预留了谈判失败后的升级工具。首先是动用法律武器。欧盟于2023年通过的《反经济胁迫条例》,可单方面认定第三国“经济胁迫”,包括限制该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进行出口管制,冻结其在欧资产,限制其在欧投资等。该工具最初酝酿于特朗普首届政府时期,旨在应对美国的经济霸凌。欧盟委员会农业和食品委员克里斯托夫·汉森表示,欧盟已准备好对美国动用这一最强有力的贸易反制武器。同时,欧盟还可根据《数字市场法案》加强对美国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Meta等)的监管,包括征收数字服务税、限制数据流动或推迟发放营业执照等措施。其次是分阶段反制。若无法与美国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欧盟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清单上将新增价值950亿欧元的商品,瞄准高附加值产业,如民用飞机、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精密机械、波本威士忌、龙舌兰酒、塑料制品等税率可能提升至30%~50%。同时,欧盟还将进一步对美国限制出口废钢和关键化工产品,可能通过配额、许可证或直接禁令实施。最后是强化议价能力。6月4日,欧洲央行正式批准保加利亚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欧元集团的成员随之扩大至21个。这一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加入欧元区是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承诺,体现了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政治联系和合作意愿。在英国脱欧导致欧洲一体化遭遇质疑和困境的背景下,欧元区的扩大有助于增强欧洲身份集体认同,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基础。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欧元对美元走强是美国包括关税政策在内反复无常的政策造成的,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机遇。历史与现实纠缠的欧美关系欧盟在制定应对美国关税战政策方面的考虑甚多,不仅涉及关税或者经贸问题,还要纳入地缘政治、外交安全乃至全球秩序等因素,这导致了欧盟在现实中的纠结态度。默茨近日在访问华盛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