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典型案例交流研讨发言材料按照会议安排,会前,我们集中学习了XXX总书记在2025年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研读了《统计法》以及《关于转发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关于把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作为学习教育反面教材的通知>的通知》等内容。这些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统计造假的严重危害以及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结合民政局工作实际围绕主题,浅谈一下体会。一、深刻认识曲靖案例的恶劣影响与警示意义(一)统计造假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统计数据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它为政府决策、资源分配、政策制定提供关键支撑。云南省曲靖市的统计造假行为,严重扭曲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例如,在GDP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增长数据,这会导致资源不合理分配。本应投入到真正需要发展的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可能因为虚假的统计数据而被错误地分配到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中。这对于那些真正需要扶持和发展的地区和群体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政治生态恶化阻碍地方发展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曲靖市政治生态恶化,表现为官员之间拉帮结派、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现象频发。这种不良的政治生态使得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行政效率低下。在民政工作中,我们深知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对于保障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如果政治生态恶化,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推诿、扯皮,那么像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民政重点工作就难以顺利推进,严重阻碍地方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三)案例为民政工作敲响警钟曲靖案例为我们民政局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在民政领域,统计数据同样至关重要。无论是社会救助对象的数量统计、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据,还是慈善捐赠的金额统计等都直接关系到民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我们必须以曲靖案例为鉴,时刻保持警惕,杜绝任何形式的统计造假行为。同时,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民政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保障民生权益。二、剖析民政领域可能存在的类似风险(一)统计数据准确性面临挑战在民政工作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方面,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工作任务繁重,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可能会出现疏忽和错误。例如,在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统计时,由于要审核大量的申请材料和进行实地调查,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时间紧张而出现信息录入错误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民政服务对象的情况较为复杂,数据动态变化频繁。如一些困难家庭的收入情况可能会随着季节、就业情况等因素发生变化,这增加了统计数据准确更新和维护的难度。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变化,就可能导致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二)政绩观偏差引发造假隐患个别民政干部可能存在政绩观偏差的问题。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为了显示工作成绩而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比如,在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时,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可能会虚报养老机构的建设数量、床位利用率等数据。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还会误导上级决策,影响民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损害民政服务对象的利益。(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易滋生问题目前,民政领域的统计监督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数据统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内部审核方面,一些民政部门可能没有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和责任追究制度,导致数据质量把关不严。外部监督方面,社会公众、媒体等对民政统计数据的监督渠道不够畅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这使得一些潜在的统计造假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容易滋生腐败和不良作风,进而影响民政部门的政治生态。三、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强化统计真实性和政治生态建设(一)加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1.完善统计制度:依据《统计法》和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民政工作特点,制定一套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