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个统一”精神引领下对思政课创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部,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思想,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每一对关系均以辩证统一和全面发展的思维阐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规律和经验。一、“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遵循(一)“八个统一”思想多维度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整体规范“八个统一”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和视角出发,阐明了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八个统一”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即明确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为政治性,“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的价值属性,这两对关系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思政课要遵循“八个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青年学生的政治底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二)“八个统一”思想对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明确了方向。“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规定了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把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贯通起来、把热点问题与学生成长联系起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则强调了思政课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统一性教学内容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要求高校思政课在落实课程建设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时、因地、因材等多样化施教。(三)“八个统一”思想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方向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观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八个统一”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系统、深刻地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二、以“八个统一”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一)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1.“八个统一”规定了思政课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辩证统一即体现这一教学理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属于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是一种目的性较强、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一般通过灌输达到育人的目的。以“纲要”课程为例,显性教育的主要表现是向学生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脉络,挖掘这一期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用他们的伟大壮举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用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来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如何做出了“四个选择”,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但显性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教育的目的性很强、意图很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隐性教育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隐性教育一般采用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卓著,所以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是思政课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可采用线上的方式,加大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容量巨大,教师可将文献资料、视频资源等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如历史记录片、电视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