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论新时代党长期执政意识理念的建构提要:正确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对政党执政具有指导意义。新时代党着眼长期执政,必须建构相关的执政意识和理念,一方面要坚持长期形成的执政意识和理念,并运用于指导执政实践,另一方面又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提出新的执政意识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长期执政的意识和理念建构上取得了新进展,今后围绕长期执政仍要不断创新完善执政意识和理念,更好地发挥对执政实践的引领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人们的思想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其中意识和理念对行为的影响更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对于人是如此,对于政党也是如此。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方面既要务实客观又要科学超前,具有预见性,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长期执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思维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那么执政危机就会不期而至、不可避免。一、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什么是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对事物的直观判断与评价。理念是人的意识、观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表现,体现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本质性反映。意识和理念构成人的思想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政党作为大型政治组织,也受到特定的意识和理念的左右,这些意识和理念说到底就是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的自觉认知。比如,对于选举型政党来说,其胜败取决于选民手中的选票,因此,其所有思维活动必须围绕获得尽可能多的选票来展开,为此就需要以各种方式亲近选民,扩大影响,由此建立起选票导向的意识和理念;而对于通过革命方式取得政权的政党来说,由于其不必过于担心民众支持率的频繁变动对执政地位的周期性影响,因此可以从更长远的角度专注于取得民众满意的执政业绩,并由此建立起业绩导向的执政意识和理念。不同的意识和理念对于执政党行为和命运的影响是直接和深远的。选举型政党由于围绕选票开展活动,支持率极不稳定,政党轮替频繁,因此往往导致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过分专注于眼前得失,非常难以长期执政。而革命型政党更容易树立长期执政思维,通常注重进行长期执政的规划,打牢长期执政的基础,因此其执政地位相对更为稳固。世界各国政党情况各异,但其执政成功与否,基本都体现了特定思维方式特别是执政意识和理念对其执政行为与命运的影响。这也告诉我们,要长期执政,必须积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执政意识和理念,以先进的思想指导政党执政。(二)正确的执政意识和理念是政党执政的前提世界政党纷繁多样,命运各异,各自有各自的执政意识和理念,但是,哪些意识和理念有助于政党执政,有助于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呢?我们可以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从1959年一直执政至今,是世界上多党制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对国家控制力强、执政时间长的政党之一。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该党在治党治国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比如,该党十分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该党根据新加坡实际,提出了“生存第一、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施政导向,通过实施多个经济发展的五年、十年计划,实现了经济腾飞,从一个贫穷的小国发展成为比较发达的国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该党注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拓宽党的社会基础和成员构成,加强社会整合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使该党从一个成立之初讲华语的工人党转变为吸纳了大量手工业者、工人、店员、政府职员、教师以及工商企业界人士等的大众型政党。该党还注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设置的预备群众党员、普通群众党员、预备干部党员、正式干部党员的分类方式有利于党员有努力方向,能够积极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规范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使党内实现了团结统一、步调一致。该党还尤为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约束党员行为,保持执政党的自身廉洁。该党成立时即提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