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为贯彻落实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税收营商环境,XX县税务局制定2023年税收营商环境十项创优举措。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当表率”,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当支撑”,在“双招双引”上“当先锋”,在地方发展谋篇布局上“当参谋”,全面融入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大局,确保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位于全市先进行列,在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进入全市前列。二、工作机制(一)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转变办税理念,探索创新服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工作方案落实到位、提质增效。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宣传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举措,畅通市场主体反馈渠道,快速响应税费服务需求。(二)狠抓落实的考核机制。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按照县局总体工作部署,加强部门配合,做到上下联动。将税收营商环境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工作成效。(三)跟踪问责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十做到、十严禁”,切实查处优化营商环境中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反廉洁纪律、工作纪律以及市纪委所列负面清单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三、十项创优举措(一)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主缴费。加强与县人社局、各乡镇、社区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夯实网格化基础,加强宣传辅导,积极推进个人手机线上缴费为主、银行缴费和村(社区)代征为补充、办税厅窗口缴费为兜底的多元化缴费方式,切实提高自然人缴费便捷度,最大限度方便缴费人,提高自主缴费效率。(二)打造“当管家”服务品牌。主动对接“双招双引”,建立项目税收管家团队,对我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从项目约谈到建成投产,提供“全链条、全流程”服务引导,助力企业发展,打造“当管家”税收服务品牌。(三)打造家门口的办税厅。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各分局办税服务室业务办理范围,积极与银行、邮政等部门协作,依托其网点覆盖广、自助设备全、服务质效高的优势,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各分局办税服务室、银行网点、邮政代征点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办税网络,打造15分钟办税圈。制作电子办税地图,标示各办税网点位置及业务办理范围,供纳税人缴费人随时查、随处办。(四)全面开展“税直达”。加强纳税人缴费人标签化管理,将税收红利账单推送、税收风险服务提醒、信用绿卡、税收政策等事项深入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实现精准推送,直达市场主体,确保税费优惠政策、激励措施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秉持实用高效便捷的原则,办好纳税人学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县局、分局相结合,邀请代账公司、中介机构联合办学等形式,分级分类开设纳税人学堂。事先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通过相关媒体提前向社会公告,提高纳税人学堂的参学率和影响力。(五)探索“一件事窗口”改革。深化“简事快办”,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公布“简事快办”业务事项清单,实现简单业务即来即办,减少办税缴费等待时长,满足市场主体“办好一件事”的实际需求。密切与自规局合作,深化不动产交易“一网通办”,实现资料、凭证电子化。加强与数据资源管理局、人社局、医保局等部门沟通,推进社保业务“一站式办理”。(六)常态化开展风险提醒服务。加强部门联动,从法人代表非正常户记录监控、多抵少交税款、小规模纳税人专票税额、增值税申报疑点、进项税额异常风险监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异常风险监控等环节,全面梳理纳税人涉税风险点,建立风险指标库,按月开展风险扫描,形成风险提醒推送给纳税人,并督促辅导及时进行整改,将风险管理融入纳税服务。针对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平台经济等行业特点,梳理风险事项负面清单,开展税收结构分析,向政府做好宣传提醒,发挥以税资政作用。(七)开展大数据供需对接。在广泛征集企业诉求的基础上,依托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