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本次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围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和个人学习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系统总结新时代辉煌成就,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考量和现实紧迫性。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集团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下面,我汇报三个方面内容。一、深刻认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这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呈现群体突破态势,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核心位置,争夺科技主导权的竞争空前激烈。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在这种背景下,唯有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否则,就会陷入被动挨打、受制于人的困境,甚至可能错过整个发展时代。全会此时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是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战略运筹。(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驱动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传统要素驱动的边际效益递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本质上,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催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从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会将“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目标,明确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三)这是维护国家安全,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基石。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国家安全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如果存在严重的对外技术依赖,就会形成“卡脖子”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构成潜在威胁。近年来,我们在一些领域遭遇的技术封锁和打压,更加凸显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战略主动,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全会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举措。(四)这是履行国企使命担当,建设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对于集团自身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