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面临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方向、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作为县级主政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紧密结合**实际,将宏伟蓝图精准转化为务实行动和具体成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平原农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下面,结合个人学习思考和**县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深刻领悟精髓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确立了根本立场。学习领会中央会议精神,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理念铸魂。锚定人民城市根本立场。深刻领会并牢固确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理念。必须清醒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城市发展的任何环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摆在首要位置。坚决摒弃重速度轻效益、重形象轻内涵、重开发轻保护的错误观念和发展方式。对于**而言,就是要立足我县人口结构、产业现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底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短板、住房安居保障、就业增收渠道等核心民生关切。要深入理解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的科学内涵,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避免急功近利的建设行为,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城市工作始终,实现城市的和谐共生和人民安居乐业。(二)要义贯通。把握内涵发展核心要求。系统理解并精准把握推动城市工作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要求。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县级城市发展尤为关键。**作为发展中的县城,必须深刻认识到,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质”而非单纯“量”的扩张,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边界的延伸,在于治理能力的优化而非表面的繁华。要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目标定位,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中。重点强调“优化体系、提升动能、塑造品质、赓续文脉、增进治理、保障安全”等关键维度,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合力。这就亟需我们转变过去比较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要素,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韧性和可靠性,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走绿色低碳、精明增长、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三)实践对表。校准县域治理重点任务。全面对标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七项重点任务。中央会议立足全局和长远,系统部署了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等重大任务。这些任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内涵式发展”战略要求的具体展开。对于**而言,落实这些任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要强化“组团”意识,深刻认识自身在**省城镇体系和**市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既要主动融入区域协调联动,更要突出发展特色,精准把握“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战略机遇,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发展中展现担当。二要突出“创新引领”,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网络,营造适宜的创新生态,探索发展符合地方特质的新质生产力,激发城市内生动力。三要聚焦“宜居品质”,精准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