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整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创新网格服务模式、搭建网格共治平台,有效提升了城市街道社区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上下联动,突出党建引领“一条线”。结合中央和省市城市社区治理新要求,制定出台《关于构建城市党建综合体的安排意见》《城市社区“大党委”建设方案》等文件,实行全盘联动、全员参与的布局。建立县、街道(部门)、社区三级“书记直通车”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党建责任,构建起党委书记领航、上下一体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发展格局,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4个社区党组织为基础、160家驻社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组织网络,形成了“一核多元、共驻共建”城市党建综合体。突出共建共享,形成整体推动“一盘棋”。紧盯社区治理和居民群众需要,全面落实“五联双报到”机制,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双岗双争”活动,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160个驻社单位和4个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工作,31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领岗,每年为社区居民办实事不少于2件,48家驻社单位、12家“两新”组织党员活动阵地实现居民、职工双向免费开放,通过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和力量结合,压实网格长、包抓单位、社区、物业等多方责任。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居民服务的每个“神经末梢”。做实网格管理,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深入学习贯彻“上海会议精神”,积极破除驻社单位行政壁垒、打破制度藩篱,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按照一级网格到社区、二级网格到楼院、三级网格到小区、四级网格到楼栋、五级网格到单元的管理模式,整合基层党建、综治、民生等网格将4个城市社区划分为52个责任网格,建立16个网格党支部,将驻社单位人、事、地、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实现握指成拳各个出力的良好局面。加强协同治理,铆足齐心协力“一股劲”。公开选聘5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将社区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纠纷调处等难点工作纳入网格体系,推行“三社联动”机制,12个驻社单位和社会组织在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微超市、微舞台等20余项服务项目,29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为辖区内弱势群体提供代办服务,同时在24个楼院小区大力推行“门房革命”,建立居民小区“服务驿站”,充分发挥“365民情直通车”“580先锋在线”“七色花志愿服务”等特色服务品牌,实现群众张嘴、党员跑腿、和谐互融、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