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之传道授业解惑肯贝恩教授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写出了《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卓越者,非常出众,超出一般也。如今,90后、00后成为大学的主人,高校辅导员群体应该如何实现教育目标?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新的理解和内涵。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的理想影响着他的奋斗目标和成就。卓越的大学辅导员也是从梦想照进现实的。辅导员群体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育方式、日常习惯以及知识结构等都会因人而异。不能苛求一致而忽略个性。个人拙见,如今的高校辅导员应该是传统教育者和现代教育者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传道者,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正确的理念和思维只有被学生接受了才有意义,但让学生接受辅导员老师的观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显而易见,说教式宣传早已过时,缺乏说服力。辅导员传达的信息和学生接收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只有辅导员老师传递信息的方式符合学生的信息接受逻辑,学生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辅导员所要传达的内容。在日常管理中,比如,每次开班会之前,可以习惯性地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1)这次班会想让学生理解什么、学到什么?(2)在开班会之前,学生头脑中的观念是怎样的?(3)学生怎样才能接受要传达的观点?当这样的问题被回答出来后,在开班会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中心,会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班会设计,考虑用什么样的前期内容引出要传达的内容。以学校的文明行为教育为例,初期辅导员老师要向学生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学生是否会有抵触心理,是否会不配合辅导员老师呢?可以专门设计一次班会,在班会上,没有开门见山地直接告诉学生们学校的规定,因为那样做的话学生们不会理解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恰恰相反,首先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不良的学习秩序、生活秩序和文明秩序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开班会过程中,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眼神中,就能了解哪些人理解了。也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像这样,让学生通过自身体会自己去发现这些道理,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二、授业者,鼓励学生精神断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些应试教育中的学生,从上学开始目标就已经确定,没有选择的余地,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每项工作不能依靠个人力量来完成,而是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由于90后、0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这形成了他们较强的个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尤为重要。大学是许多学生独立生活的开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良好契机。他们终将走向社会,那么大学教育就是让他们“精神断奶”,开始独立生活。大学作为学生规划人生的开始之地,需要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挖掘个人的兴趣所在,培养合作的能力。譬如,在实际工作中,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可以按照一定规则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组长基本由班级干部担任,组员由不同宿舍、不同省份、不同性别的学生组成,目的有三:一是在学生中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热情;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因素对小组成绩有重要影响;三是激励每个同学的主动性,如果某位同学消极对待小组任务,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个小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这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育人理念是一致的。体会自己去发现这些道理,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三、解惑者,亦师亦友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教育工作者需要与爱一路同行,需要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学生相比,辅导员有着更为丰富的社会阅历,更为深刻的人生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其他关系所无法取代的。大学生在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遇到学习上、情感上的一些挫折时,往往体现出不成熟等特点,他们渴望与同学、朋友、老师进行交流,得到指导、理解或者认同。而学生更愿意与朋友或信任的人述说自己的困惑。此时,辅导员老师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接触中,辅导员老师与学生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