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形势与政策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给青年人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引导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答题。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自信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及时、准确、深入领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要领会精神实质,做好融入结合的大文章。做好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坚持学习原文和聆听专家讲解相结合。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原文,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品味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提法、新观点和新思想。其次,要坚持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要重点学习报告当中与授课内容高度相关的内容,注意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融入到教学当中。再次,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既有实践的活力,又有理论的深度;既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也要教授学生怎么学的方法;既要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党情、国情、世情,也要以重深刻、富于启迪的方式讲立场、♘观点、方法。讲好形势与政策课,要在思维的方法、知识的框架、认识的角度等方面,向学生讲好道理、关系和逻辑。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思想生活实际来学,做到既有思想高度,又不脱离实际生活,正确把握青年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思政教育规律,努力把报告的话语体系转化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话语体系,切实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宣传贯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营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良好氛围。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一是探索新方法、好方法,全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遵循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方面不断探索,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报、网、端、微、屏”为一体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教学资源系统,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一、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统一、网上交流与网下互动的统一。二是创新话语权。青年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其话语风格、表达习惯和接受偏好深受互联网影响。思政课教师要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话语体系向学生讲清楚和讲透彻目前的形势与政策,把“有价值”的事情做得“接地气”、让“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要围绕突出重点、关注要点、化解难点、回应热点的教学要求,用“大众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来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用生动形象的话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努力做到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有亲和力,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