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停车问题专题调研报告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县城“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X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于2025年5至6月,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城区重点区域停车问题开展调研,旨在摸清现状、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一、基本情况(一)车辆保有量情况。截至2024年底,县城主城区汽车保有量约9000辆,摩托车超过12000辆,电动车超过3500辆,节假日高峰旅游车辆估算6000—10000辆。(二)停车场建设情况。县城主城区已建成停车场(点)100个,停车位9794个,其中,对外开放停车场点51个,停车位7992个。按所有权性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有停车场点24个,停车位3102个,民营企业停车场点37个,停车位4786个,住宅小区业主共有停车场点39个,停车位1906个。按区域分,X片区停车位6883个,X片区停车位745个,X片区停车位2166个。在建停车场项目1个(X),停车位3491个。规划停车场4个,停车位1046个,利用闲置场地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场9处,可规划建设停车位约480个,利用县城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可开发道路停车泊位的190个。(三)停车场运行情况。经调查,停车位总体使用率偏低,小区停车场使用率较高,绝大部分特别是老旧小区使用率达90%以上,而对外开放收费停车场日常使用率仅为20%左右,体育场停车场黄金地段使用率才达到60%,节假日高峰除黄金地段外,其它区域停车场仍有较多余位使用率为50%左右,停车场使用率普遍较低,效益较差。(四)停车费标准情况。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价格按照机动车停放设施的产权属性、公用属性和竞争状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2018年9月,印发了《关于整合利用X县主城区内停车资源的通告》,制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2023年印发了《关于对X县城区部分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标准的批复》,对城区内路边停车位制定了试行价格。目前停车场均按照收费标准收费,有少部分位置稍偏僻的停车场根据市场现状降价优惠收费。二、问题分析(一)停车供需存在矛盾。一是停车场布局不合理。据统计,县城停车位总量虽已达9794个,与汽车拥有量持平,但老旧小区、商业中心(如X路和X路西段)等区域车位缺口较大,调查问卷显示33.77%的群众认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停车场布局不合理,36.29%的群众认为乱停车最严重的区域是老旧小区。二是停车资源闲置严重。停车场总体使用率偏低,对外开放收费停车场日常使用率仅为20%左右,体育场停车场黄金地段使用率才达到60%。部分单位、小区内部停车场未对外开放,而路内违规停车和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普遍,存在路内违停和停车场闲置并存三是临时停车车位缺乏。由于规划建设等历史原因,老城片区存在一些停车需求大而又缺乏停车资源的地方,未应对群众需求规范设置临时停车位,存在违停长期占道停车现象,如向阳路、北环路西段及部分商业区、医院、校园周边,调查问卷显示68.78%的群众认为为了规范停车部分区域可以设置收费临时停车位,91.98%的群众接受夜间限时免费停车。(二)管理机制仍不完善。一是执法联动不常态。停车管理涉及交警、城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职责交叉,执法联动不足,社区、物业公司参与度不够,单一执法部门单打独斗难以达到管理的预期效果。二是收费标准不合理根据《X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停车服务收费按照“城市中心区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长时段高于短时段”的原则,实行类区管理,而我县停车收费仍未实行差异化收费,调查问卷显示33.33%的群众认为停车收费不合理。三是应急预案不完善。节假日旅游高峰和学校上下学时段停车应急措施不完善不系统,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三)智慧管理欠账较多。一是违法视频监控覆盖率较低。主城区仅设有25处违停抓拍球机,并且设施老化,亟待扩面和更新。二是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未建立。县城停车场未联网纳入统一管理,城区道路上未设置停车“智慧诱导牌”,也未建成统一的停车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政府、停车场运营企...